新華社貴陽2月10日電 題:“一元蔬菜專區”的惠民實踐——貴陽市民“菜籃子”節前保供見聞
新華社記者駱飛
春節臨近,貴陽市區各類年貨、生鮮市場人潮涌動,位于云巖區大營路的合力惠民生鮮超市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連日來,超市內采購生鮮食材、準備年貨的市民絡繹不絕。
走進超市,貨架上擺著琳瑯滿目的年貨,喜慶的新年樂曲不斷在耳邊回響。緊鄰超市入口的生鮮區,嫩綠的葉菜、新鮮的茄果、飽滿的豆類……各色鮮貨品類豐富。
記者看到,貼著“一元蔬菜專區”牌子的區域,不少市民正圍著挑選蔬菜,有大白菜、白蘿卜、老南瓜、包心菜、青口白5個品種。“這個區域每斤蔬菜的價格都低于1元,實惠又新鮮。”經常到該超市買菜的張阿姨說,這些品種家里日常吃得也多,很貼近老百姓的消費需求。
該店店長張莉介紹,自從2017年超市開業運營以來,目的就是為社區市民提供質優價廉的生鮮食材。打造“一元蔬菜專區”旨在更好地保障老百姓吃上“放心菜”“低價菜”。
從2015年開始至今,貴陽市為解決社區市民“買菜貴、買菜遠”,累計投入近5億元財政資金,通過自營或與農產品流通企業合作建設的模式,建成了154個惠民生鮮超市,基本實現行政社區全覆蓋。
合力惠民生鮮超市由貴陽市農投集團與合力超市集團聯合打造,市農投集團代表政府主導選址、給予店面租金補貼等,日常運營則主要由合力超市團隊負責,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合理確定生鮮產品的加價率和利潤率。
隸屬市農投集團,負責管理“惠民生鮮”品牌的貴陽市惠民民生農副產品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雙鍵說,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菜籃子”,公司一直積極探索多元運營模式,以有效貫徹“生鮮惠民”的理念,破解社區群眾“買菜貴、買菜遠”問題。
“開設‘一元蔬菜專區’就是一項惠民實踐,專區每天都要投放至少5個每斤銷售價低于1元的蔬菜品種,且不斷供。”該公司市場部工作人員代祥俊說,放進專區的都是比較家常的生鮮蔬菜,哪怕是社區困難群眾也能吃上“低價放心菜”。
為最大限度讓利于民,貴陽市惠民生鮮超市里有40個單品銷售價格比周邊農貿市場同類單品銷售價格低25%左右,而且這類生鮮單品也占到整個生鮮區域單品的一半以上,在保障品質的情況下以更惠民的價格賣給社區群眾。
近年來,貴陽惠民生鮮超市平抑物價的作用逐漸凸顯。國家統計局貴陽調查隊發布的報告顯示,不斷建成的惠民生鮮超市對農貿市場也形成倒逼。2019年對比監測的28種鮮菜價格,惠民生鮮超市低于農貿市場。
謝雙鍵說,春節前所有惠民生鮮超市必須儲備3天的蔬菜量,同時市農產品物流園加強摸底省內所有蔬菜基地,做好儲備,盡全力做好保供穩價的工作。
除了保供“菜籃子”,惠民生鮮超市也積極打通全省貧困地區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惠民生鮮超市累計采購貴州省農副產品約12萬噸,采購金額約14億元,帶動12萬余人增收。
貴陽市農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唐樾說,惠民生鮮超市一頭連著社區,一頭對接農戶,在保障城市社區居民“菜籃子”同時,也通過發展訂單農業,以銷定產讓貧困山區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城市多元大市場有效銜接,不斷助力貧困戶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