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洋河高端戰略夢破滅 轉型或被指急功近利
洋河股份連續八年保持二位數以上高增長的神話故事已經落幕。 洋河股份最新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全年實現營收150.2億元,同比下降13.03%,2013年實現凈利潤50.15億元,同比減少18.51%。業內人士表示,洋河業績下滑,受夢系列銷量下滑影響較大,預計2013年夢系列下滑幅度達40%。不做中國白酒第一品牌,要成為中國白酒第一銷量,這個被洋河奉為圭臬的營銷策略,暴露了洋河的“野心”:只有掌握了終端市場,才有在市場上號令群雄的實力。 藍色經典系列自推出以來,便被披上高端的外衣。在口味上,洋河股份自稱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濃香”、“醬香”等香型,獨家研制“甜、綿、軟、凈、香”的新型暢飲口味;在價格上,夢之藍等高端品種則緊步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后塵。……[詳細]觀察二:洋河”大躍進“擴張遭遇陣痛
洋河股份2009年上市以來,曾經一直保持49%以上的年增長率,不斷創造著白酒業的神話,它的股價長年徘徊在高位,2010年還一度成為兩市股價第一高的公司。最近的高點出現在2012年7月16日,達到156元,撐起了洋河股份1634億的市值。洋河也從一個二線酒企一躍成為國內白酒巨頭,一度與茅臺、五糧液并稱“茅五洋”。 然而風云突變,自從2012年塑化劑事件發生以來,洋河股份的股價持續下跌,截止3月14日,洋河市值已經由2012年的1634億降到574億。當然整體經濟環境的惡化以及塑化劑風波、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出臺等的一系列負面因素的接連出現導致洋河成為“熊股”,但真正將洋河從天堂推向地獄的是其自身的品牌定位與企業發展規劃。……[詳細]觀察三:過度營銷“藍色文化”遭反噬
一邊是二級市場上的市值大幅縮水,一邊是營收和利潤的不斷下滑,洋河尚未坐穩的一線品牌地位正在受到動搖。過去十年,洋河股份利用藍色經典系列高端產品一躍成為國內白酒巨頭,與茅臺、五糧液并稱“茅五洋”,但在白酒消費回歸理性的背景下,洋河的高增長神話正在破滅。 日前,洋河股份發布2013年業績快報,公司營收150.19億元,同比下降13.03%,凈利50.15億元,同比下降18.51%。隨著政商務消費迅速退潮,押寶高端酒的洋河面臨沖擊,原團購模式及深度分銷模式遭遇挑戰。業績下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洋河呈現的高端形象與品質不符,用虛高的價格,搭配的是虛幻的時尚文化訴求。……[詳細]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