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日,融創、綠城互相指責的公告接二連三,讓這出2014年的兄弟情感大戲走向了理性法理劇方向。相遇之初,都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半年之后,卻不料結局竟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徹底分離,兩顆心也都傷痕累累。 |
近日,融創、綠城互相指責的公告接二連三,讓這出2014年的兄弟情感大戲走向了理性法理劇方向。相遇之初,都道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半年之后,卻不料結局竟是“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徹底分離,兩顆心也都傷痕累累。
原來,這是一出宮廷劇。 事情還要從融創出的第一份公告說起。
2014年12月31日,融創中國發出一份由融創、綠城以及上海融綠平臺董事會股東批準的公告,內容宣布將以155.4億元總代價收購融綠平臺旗下所有資產。而幾小時之后,綠城就有相關人員表示:“融創做了一件我們沒有同意的事情”。
2015年1月4日,綠城中國發出公告,首先,解釋曾經確實想賣融綠合作平臺,包括融創綠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部權益,以及上海融創綠城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若干權益,但綠城中國董事會并沒批準;其次,融創綠城與上海融創綠城各自股東代表在2014年12月18日簽了一個股東決議案,但是這個股東決議案尚“無生效日”;最后,綠城已經在12月30日向融創發出了律師函。
峰回路轉,卻并不一定能夠迎來柳暗花明。
1月6日,融創再次發出公告,內容針對綠城公告進行了詳細地一對一反駁。總共3點歸根結底,融創否認綠城中國董事會的批準是交易的前提條件,2014年12月18日的協議具有法律約束力,最后將保留采取一切法律手段的權利。
自此,反目成仇,“從此蕭郎是路人”。
曾經,孫宏斌說自己和宋衛平很像,“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都有理想主義情懷,為理想寧可頭破血流;都懷英雄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代價大、銷魂、刻骨銘心。”
據傳,宋衛平之前點評上海融綠平臺合作一周年,“雙方都大氣包容,發揮了雙方的優勢,做到了一加一等于三,是企業間合作不可復制的典范,應該寫進商學院教材。”
上海融綠平臺的合作是否會被寫進教材不清楚,但是,2014年延續至今的融綠收購糾紛案會寫進教材估計毫無懸念。這與當初上海“外灘地王之爭”有著異曲同工的驚險、刺激與狗血。
2010年,外灘8-1地塊即黃浦區小東門街道574及578地塊由上海證大斥資92.2億元購得,2011年11月,項目公司上海證大外灘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置業有限公司被以95.7億元的價格出售給海之門。彼時,海之門由復星國際、上海證大、綠城及上海磐石分別持有50%、35%、10%和5%股權。
年底,SOHO中國潘石屹突然宣布斥資40億元,從上海證大、綠城、上海磐石手中,購得海之門50%股權。而持有另外50%股權的復星郭廣昌則認為,公司對海之門剩余股權有優先認購權,但上海證大、SOHO中國和綠城中國對此持有異議。自此,雙方“口水戰”四起,直至對簿公堂。
相比較此案例,融綠收購案更加簡單明朗,然而,過程中間言論的發表,各方負責人所謂的有理有據,都是那么得似曾相似,最終上升至民事訴訟的結局,恐怕融綠收購案也逃脫不了這個命運,那時,一切所謂的 “兄弟情義”就真的灰飛煙滅了。
融創收購綠城,原本以為會是并購案史上一起著名的“理智戰勝情感”的案例,卻最終發現,當理智遇上情感,最終,都會淪為理智與理智的斗爭,賣點沒了。同理,最近熱播的《武媚娘傳奇》,大家原本沖著美好的畫面而去,最終卻發現只能看看大頭照自娛自樂。
故事還沒有結束,然而無論什么結局,看客們都已經眼淚掉下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本文作者系新華房產記者 蘇萍)
監制:陳浙暉 統籌:俎弘 記者:蘇萍 專題制作:張宗樂
Copyright? 2000-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房產杭州站 版權所有: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