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調控的目的不是讓企業成批的破產。”有相關人士曾經這樣說過,今年3月份以來,十余個企業均被媒體曝光陷入倒閉、瀕臨破產和老板跑路事件。登高望遠,有意無意徘徊在這條懸崖路上的企業顯然已經不少,6月,一些延期交付項目又將浮出水面。
|
“調控的目的不是讓企業成批的破產。”有相關人士曾經這樣說過,今年3月份以來,寧波興潤置業、南京盈嘉地產、海寧立德房產、南京福地房產、南京亞細亞置業、青島君利豪、惠州光耀集團等十余個企業均被媒體曝光陷入倒閉、瀕臨破產和老板跑路事件。登高望遠,有意無意徘徊在這條懸崖路上的企業顯然已經不少,6月,一些延期交付項目又將浮出水面。
從去年開始關注中鐵·田逸之星,原本說好2013年12月底交付的3、4號樓推遲到了2014年6月底,官方原因是“綠化和市政管理施工問題”,但是據業主表示,開發商浙江中鐵房地產有限公司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6月又將見底,但是項目現場與去年年底并無大的差別,這半年基本沒有進展。
其實,幾乎所有的指責目光都指向“調控”,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今年3月份時表示,浙江興潤置業投資有限公司 (無評級) 的倒閉屬于個別事件,但凸顯了部分負債比率高、銷售能力弱及再融資需要高的小型開發商的脆弱性。不得不承認,政策方向決定了市場的發展,小微房企面對大環境的壓力難免招架不住。但是,俗語有曰“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用實下最流行的網絡用語來說,那就是“no zuo no die”。
6月交付無望的中鐵田逸之星,一直聲稱“不差錢”,只需要3000-4000萬就能讓項目實現交付。然而,據相關知情人士透露,單單中豪建設的欠款就達到7000萬元,還不算其他單位。“沒有3個億,我們根本拿不到房產證。”業主憤憤表示。
其實,這是一個銷售挺好的項目,規劃有4幢住宅,2幢酒店式公寓,1幢寫字樓。截止目前,據透明售房網上的數據顯示,272套住宅已售246套,363套酒店式公寓已售279套,49套寫字樓銷售48套。自2011年開盤以來,住宅均價估計14000元/平方米,酒店式公寓均價10800元/平方米,以住宅一套125萬,酒店式公寓一套54萬保守來算,項目目前回收的資金至少有4.6億元,還不算上寫字樓、商鋪和車位,而當時的土地成本僅17122萬元。
在浙江中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的介紹上有這么一段話:公司業務范圍包括房地產項目開發、酒店管理、裝飾裝潢、物業管理等,下屬企業有:浙江中鐵實業公司、杭州中鐵置業公司、杭州田逸之星置業公司、杭州東站18號地塊項目公司、杭州城站治安綜合樓項目公司等10多家企業。
規模并不小的一家企業,錢,去哪里兒了?
“據說,浙江中鐵的董事長好賭,把錢都敗光了。”業主表示。曾經,綠城宋衛平也被卷入了賭博風波,這成為了不少浙江企業老總的通病。
此外,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越來越多的“半實業半房產”的公司悄然撤離了房產市場,像杭州雅戈爾、瑞立集團等。“十年前不做房地產就已經邊緣化了,現在再做房地產就是一個傻蛋了”。2012年,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鄭永剛如此說過。
房產難做,也不至于難于上青天,小微房企在決策方面更多是個人領導意識而非公司意識,被利潤驅逐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想法也很難將業務做大。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比如,買房子是件開心的事,但是房子降價了開心就被打了折,之后拿到手后發現漏水什么的難免黑線直下,不過,萬萬沒想到,最大的不幸,是幾百萬投入進去之后,房子最終沒能按時交付。希望這樣的悲劇,越少越好。(新華房產調查記者 蘇萍)
監制:陳浙暉 統籌:俎弘 記者:蘇萍 專題制作:張宗樂
Copyright? 2000-2013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房產杭州站 版權所有: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