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上市房企陸續發布了2013年的年報,對于2014年的業績目標以及市場走勢,各家房企有著不同的解讀。萬科作為行業翹楚,其2000億元的年度銷售目標相對保守; 萬達、綠地均為2400億元的目標則是超越萬科,來勢兇猛;而碧桂園、融創、佳兆業、旭輝等公司則大幅提高了今年的銷售目標。在年初部分城市樓市陷入低潮之時,顯然開發商對2014年全年的市場環境相對看好。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則指出,中國房企銷售增長在2013年中已開始呈現放緩跡象,預計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合約銷售增長,將由去年的26.6%大幅放緩至今年的10%左右。 | ||
|
|
|
|
1月7日,恒大地產公布了2013年度合約銷售情況及2014年合約銷售目標。基于穩健發展態勢,恒大集團在2014年合約銷售目標為1100億元,比2013年1000億元的銷售目標上升10%。恒大集團2013年在大項目融資方面取得了歷史性突破,解決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項目拓展資金,為此恒大集團方面對完成2014年1100億元的銷售目標充滿信心。恒大秉承著“立即開發、快速建設、大規模開發、快速銷售、保證全年有樓可售”的高周轉模式。 據統計,恒大目前擁有262個項目,絕大多數已經開工建設,2013年上半年在建面積3767.1萬㎡,遠遠超過居于第二名的萬科。目前,恒大已在廣州、上海、深圳、天津、重慶、沈陽、成都、長沙、太原、武漢等全國100多個主要城市擁有項目。商業綜合體項目有撫順恒大廣場、桂林高鐵恒大廣場、寧波城市之光、濟南地標商業綜合體、深圳恒大環球貿易中心以及長春恒大中心。而且,隨著恒大高調進軍一二線城市, 不僅將目標鎖定在房地產上, 還在不斷整合擴張旗下業務,恒大足球、旅游綜合體、 影視文化產業等層出不窮, 還涉足快消礦泉水行業,進軍醫療健康行業,多種形式的營銷助力房地產主業銷售。 |
||
2013年碧桂園銷售業績迅猛增長,2014年碧桂園定下了1280億元的高額銷售目標,增長幅度為20.75%。對于這一目標,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顯然很有信心,他表示:你說我過于樂觀了,但也會有人覺得我們保守了。關于貨量,我們是分開算,一個是已竣工可售的,已竣工可售現在它的面積是300萬㎡,還有一個是現在還正在施工,但是已經拿到了預售證,可以賣的,這個差不多是1000萬㎡,所以把這兩個加起來的話差不多1300萬㎡,貨值大概在一千億的水平。 還有一個就是今年要推出新盤以及舊盤新推的盤,新盤今年要推出差不多800萬㎡,舊的盤新推差不多1700萬㎡,這樣加起來一共是2500萬㎡,也就是說我們今年可以售的貨量差不多是3800萬㎡,貨值差不多在2500億的水平。去化率給自己定的水平是65%,新盤和舊盤新推原則上要求70%以上,但是盡量所有的新盤開盤不要存貨! |
||
3月18日,榮盛發展發表公告稱,2013年計劃新開工535萬㎡,實際完成613萬㎡,2014年計劃開工597萬㎡,計劃獲取土地不超過745萬㎡,銷售回款345億元。我們認為,如若獲取土地順利,則2014年實際開工有望超過700萬㎡,以6000元/平簡單測算,對應新推貨在420億以上。再加上年底存貨,我們估計全年可售貨值在520億以上。以70%左右去化率估計, 2014年全年銷售額有望達370億元。榮盛發展表示,在住宅開發行業整體增速趨緩的大背景下,未來有望把旅游地產打造成為公司在房地產住宅開發主業之外的又一增長極。 探索和發展旅游地產是公司經過一年多的醞釀、研究、考察之后做出戰略決策。 公司2013年共計拿地534萬方,總地價102億,占銷售額的38%,主要補充了南京、成都、沈陽等二線城市和廊坊的土地儲備。 | ||
據佳兆業年報披露,2013年該公司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239億元,同比大增37.9%,超額完成全年220億元的銷售目標,以2013年約60.4%的去化率估算,企業2014年銷售目標有望突破310億元。也就是說,可推貨量在513億元以上。 在2013年業績發布會上,佳兆業繼續強調其對于城市更新項目的優勢,位于深圳的佳兆業城市廣場為深圳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市更新項目。佳兆業稱,深圳佳兆業城市廣場的銷售額、銷售面積、銷售套數均名列深圳市場第一名。 2014年, 還有位于深圳和廣州的多個舊改項目將取得進展。來自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顯示, 2013年佳兆業稱在深圳市場的銷售額與行業龍頭萬科打平。 至于當前最火熱的房地產與互聯網話題,佳兆業主席郭英成表示, 自2013年10月開始,佳兆業的管理團隊就開始關注并學習研究互聯網與房地產行業的交集。“包括我本人也約了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因為我們還比較熟,私下都在見面。”郭英成坦承, “雖然在學習互聯網過程當中很多問題我們還搞不清楚, 不過現有的學習已經略有成果、 初有見效。” |
||
近日,花旗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預計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今年銷售總額將達700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621億(含融綠)的合同銷售金額增長近13%。花旗認為,綠城中國今年的去化率料會跌至40%-45%, 較歷史平均水平70%為低。據悉,截止目前綠城仍擁有2000億-3000億的可售貨值,今年其可售貨值應該在1400億左右。2月10日,綠城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觀點地產新媒體采訪時,并未透露綠城今年的銷售預期,但否認了花旗報告中去化率下降的說法。 | 3月18日,招商地產宣布2014年公司全年房地產簽約銷售金額目標計劃突破500億元,預計銷售增長超過16%。 公司認為, 2014年房地產市場的量價已處于歷史高位, 下行風險不斷增加。為應對潛在市場風險,公司今年繼續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中小戶型產品的比例, 堅持高周轉的市場策略以應對。同時,積極“觸網”,探索社區O2O生活服務模式。 2014年計劃新開工面積548萬平米、竣工面積294萬平米、年末在建面積990萬㎡。 | |
雖然2014年度銷售目標是450億元,但華夏幸福認為今年達到500億元也是有很大可能的。理由有二: ① 華夏幸福在地產開發方面擺脫了傳統的重資產模式, 實現輕資產運行超級大盤,招商引資方面更是優勢明顯。長期來看,能夠享受新型城鎮化的改革紅利;短期來看,隨著“北京大七環”和新機場的開工建設,北京的產業及住房需求外溢將保證公司至少未來三年公司高增速。②公司可售貨值極為豐富,2014年有可能仍將保持40%以上增長,整體銷售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以上,其中住宅業務可售貨值近600億元。今年新增4個項目,分別位于浙江省嘉善、河北霸州、永清和香河。 | 3月14日,遠洋地產總裁李明在2013年年度業績會上表示, 2014年的銷售目標是400億左右,預計增長15%以上。去年,遠洋地產的毛利率已經達到歷史最低水平, 李明透露其原因在于以往拿地的土地價格過高,銷售結轉來自于新進入的城市。不過他認為遠洋毛利率將慢慢逐步走出谷底,因為高價地塊已經消化了,成本管理上也有很明顯的進步,而周轉率也將有希望從之前的23%提升至30%以上。在拿地方面,李明表示今年亦將秉承謹慎態度, 堅持投資標準,深耕已有地塊區域,規模適度快速開發。在拿地原則方面,也堅持要不就看中毛利率高,要不就看中地塊IRR內部收益率高,兩者必有其一。 |
|
|
|
|
1月23日,雅居樂一位管理層成員透露,“老板希望2014年銷售額能沖刺到700億元,具體的要根據項目進度再定。”雖然這一數字暫未得到雅居樂公司正式公布,但已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專注——因為過去的2011-2013年,雅居樂連續三年都沒有完成年度目標。為了實現2014年跨越式的增長,2013年雅居樂進行了戰略調整,涵蓋購地規模、區域布局、銷售節奏等方面。據悉,今年僅華南區域就被分配了100億元的增長任務,海南區域的銷售目標則在2013年78億元的基礎上提到了2014年的85億元,剛剛進入銷售周期的云南區域則分配了約10多億元的增長目標。 該人士分析,2012-2013年新購入的1600多萬㎡土地儲備,將有很大部分能夠在2014年成為可售貨量,假設這些土地中有50%能夠建成房屋上市銷售,去化率達到60%,均價在1萬元/平左右,那么僅新項目的推售就能達到超過480億元的銷售額。自去年開始,雅居樂買入的土地更側重“短平快”。其定義的短平快是指:投入的土地款在5-8億元,建筑規模在30萬㎡以下,減少拆遷、征地問題,能夠快速交地和開工的土地。產品則聚焦剛需市場及一些相對大眾化的產品,以期實現最大規模的擴張。為了讓這些土地盡快建成產品并銷售,雅居樂制定了一套時間指標:拿地之后5天內進場勘探,15天內定方案,30天內申報,150天進行開工,240天內涉及政府領域,320-420天內開售,其后3-6個月之內現金流要回正。 |
||
3月21日,一向很少合作開發的龍湖集團,在香港業績會上宣布,今后將采取“去存貨、控成本、擴合作”的策略。管理層透露,2014年龍湖全年銷售目標是570億,將繼續保持每年30%的增長。談及“擴合作”的原因,龍湖方面解釋此舉是出于提高財物安全和股東回報的考量,以減少土地市場的競爭和成本。“控成本”則是指在一年時間以內,將低密度住宅的成本進行壓縮,幅度為5到10個百分點。據龍湖透露,目前在售項目達到61個,2014年將會有12個全新項目,28個項目推出第一期的新業態產品。龍湖稱將在一線等重要城市增加品牌影響力。商業方面,龍湖將繼續每年拿出銷售回款的10%來發展商業,預計每年新增1-2個天街系列,租金收益每年增長30%左右。 | ||
3月18日,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舉行了2013年業績發布會,新城發展董事長、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振華以及執行董事及公司秘書黃茂莉出席發布會。管理層在會上表示,新城控股今年的銷售目標是240億元,其中可售貨量為474億元,其中187億來自新推盤項目。并且新項目基本上會在二、三季度推出,以此來平衡全年的銷售節奏。在土地儲備方面,新城發展截至2013年年底的土地儲備是1380萬㎡,土地成本僅為1220元/平。從土地分布區域來看,常州占37.7%、蘇州占20.3%,上海占10.8%,其余則位于南京、長沙、無錫、鎮江、杭州等城市。 | ||
1月28日,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2014年全年已設定初步合同銷售目標為220億元(包括合營項目銷售額),較2013年的合同銷售金額153億元增加約43.8%。事實上,據花旗銀行發布的研究報告披露,該機構曾援引旭輝主席林中先生的話表示,220億的銷售預測是保守的,因2013年的去庫存率達60%,而旭輝今年的可推貨量超過400億元,約在450億元左右。林中承諾2014年旭輝可售面積將增加一倍,并會拿出銷售收入的40%來增加土地儲備。他還預期2014年市場整體成交量增加5-8%,均價亦會有增長,整體流動性穩定,經濟穩定增長。 | ||
3月18日,合景泰富地產在香港召開業績會。據董事局主席孔健岷介紹, 土地方面2013年集團共拿下位于廣州、北京、蘇州、南寧、天津及杭州的13幅地塊,占權益金額58億。目前總建筑面積達1040萬㎡,建筑成本約為3000元/㎡。 對于2014年,集團的合約銷售目標是210億,同比2013年實現銷售額163億元增加約29%。支撐這個目標的是年內將推出10-15個全新項目,至2014年底在售項目數量達35-40個,可售貨量在230億-350億元之間,預期市場穩定。此外,孔健岷稱,若集團凈利潤率能保持不低于15%,不介意進行降價促銷, 因現時行業的凈利潤率平均為12%至13%,認為15%已屬高水平。 |
卓越2014年的銷售目標為200億元,并爭取到2015年挑戰300億元。 隨著2014年新目標的確定,卓越在擴規模方面動作頻頻, 顯然卓越也在加速規模化的發展。 縱觀卓越現有版圖,已布局深圳、廣州、上海、北京、惠州、東莞、長沙、 青島等14個城市, 就2013年的銷售表現來看,卓越方面表示,主要貢獻來自深圳、青島、上海等。 關于未來的布局,卓越相關人士透露,不會以進駐多少個城市為目標, 而是在已有項目的區域增加更多項目,同時,在已有多個項目的城市做一些配套性的項目。 據此不難看出, 未來深圳、 長沙或是卓越著力布局的城市。 就深圳區域而言,卓越2013年在售項目包括卓越皇后道、 卓越城、 卓越維港等,其中,深圳區域銷售超60億元,占全年銷售業績的一半。更為重要的是,2013年7月26日,卓越甚至斥資123億投得深圳前海兩地塊 (已命名為“卓越·前海壹號”), 目前項目已動工建設。一邊是在深圳公開市場中拿地,另一邊,卓越也在與眾房企爭奪“城市更新”的蛋糕。 | |
3月18日,花樣年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潘軍在業績會上指出,今年合同銷售目標為150億元,較去年實際銷售額101.7億元,增加約47%。盡管1-2月的合同銷售額只有3.96億元,但按照推盤計劃,推盤活動主要集中于下半年,占全年銷售額比重約70%,而8月底至11月份是推盤旺季;至于上半年則在4月至6月份期間會推出較多樓盤。就今年房價走向,潘軍預期,三、四線城市樓價壓力會較大, 特別小型發展商為應付到期債務, 被迫降價促銷,但他同時指出,減價潮不會蔓延至全國,一、二線城市樓價出現大跌機會也不大。 | 3月17日,景瑞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已訂下截至201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約銷售目標為128億元。其中,僅杭州市場的銷售額就可能高達25億元。景瑞采取高周轉的開發模式,以杭州為例,御華府項目拿地不到5個月開盤,御藍灣項目拿地8個月開盤。其中,御藍灣項目在去年9月28日開盤, 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整個項目所推出來的貨值最終去化率95%以上,三個月把手頭里能夠賣的貨基本售罄,資金基本回流。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