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1月12日電? 題:永遠做黨的好戰士——陸軍某部“大功三連”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建連育人紀實
新華社記者李清華、王玉山、楊慶民
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須臾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引。
40多年前,陸軍某部“大功三連”官兵白天參加國防施工,晚上點著煤油燈在坑道里學毛著的事跡享譽軍內外。40多年間,“煤油燈精神”歷久彌堅,連隊先后成為聞名全軍的思想工作模范連、基層建設模范連、科學發展模范連。
學系列講話,建“四鐵”連隊,育“四有”新人。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功三連”堅持把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建連之魂、育人之本,官兵真學、真信、真用,連隊全面建設不斷發展進步。
真理之光引領學習步伐
“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什么?是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信念,是吉鴻昌死也不倒下的英雄氣魄,是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奉獻精神,當代革命軍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從他們身上汲取政治營養,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努力奮斗……”
窗外雪花紛揚,室內熱潮涌動。1月4日,“大功三連”2017年第一屆“士兵講壇”正在舉行,官兵們爭先恐后、慷慨激昂的發言,讓這個冬日的夜晚顯得熱氣騰騰。
然而,走進三連,你會發現這些青春勃發的官兵們對理論學習的濃厚興趣,絕不僅僅凸顯于這個雪夜的講壇之上。
在三連,樓梯口擺放著電子書借閱機和數字讀報機,官兵隨時可以下載自己喜歡的圖書、瀏覽最新的時政資訊;走廊兩側掛滿了官兵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和宣傳講話要點的繪畫、書法等藝術作品;宿舍里床頭貼著學習講話精神的感言,桌子上的圖書角擺放著習主席講話的書籍,官兵隨手可取、隨時可學。
“摘編講話要點,滿懷真情學起來;開辦士兵講壇,人人登臺講起來;組織交流互動,聯系實際議起來;開展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帶起來;進入具體工作,崗位踐行干起來。”三連所在旅政治委員劉海成頗為自豪地說,新形勢下,連隊針對青年官兵特點,探索的“學、講、議、幫、干”理論學習方法,幾年間已經從這個小小的連隊走向了全國全軍。
一款剛剛開發不久的“學習軍營”手機成為三連學理論的新平臺。
“以往野營駐訓期間,備課時搜集資料是最撓頭的事,如今有了‘學習軍營’,輕劃屏幕,海量資料立即展現眼前,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比B指導員王金龍一邊劃動手機,一邊有些“顯擺”地說。
按照訓練大綱規定,部隊每年至少要有4個月的時間在外進行野營訓練。2016年初,三連黨支部在征集外訓教育怎么才能搞活時,不少戰士紛紛“開炮”:“總說政治教育要貼近、跟進,形勢教育要跟上形勢,可是部隊一拉出去,我們看的報紙都快成了周報,再怎么搞活也跟不上形勢,跟不上黨的創新理論步伐……”
“習主席強調,過不了網絡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必須用創新思維破解矛盾問題?!比B所在的某集團軍政治部主任葉青說,著眼智能手機進軍營等實際,集團軍黨委和中央黨校聯合開發了“學習軍營”手機教育輔助系統,并先行在“大功三連”進行使用試點,然后再在集團軍推開。
“不僅內容權威,而且更新速度也快。2016年,習主席發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重要講話,兩個多小時后就推送到了終端?!蓖踅瘕堈f,“學習軍營”成了全連官兵隨身攜帶的“資料庫”和“大課堂”,除了聽廣播、讀報、看新聞,登陸“學習軍營”手機已成為官兵學習的“第四個半小時”。
使命擔當淬煉制勝尖刀
這是一次尖刀對尖刀的對決。
?。玻埃保赌辏翟轮醒喜墙?,“中部鐵拳·勇士”杯比武競賽,來自中部戰區陸軍5個集團軍的50個戰斗班在這里一決高下。
叢林投彈、翻越障礙、反恐射擊……參賽隊員要負重27.5公斤,連續戰斗36個小時,完成12項內容全新的軍事課目。
兩天鏖戰,“大功三連”一班揚威賽場,名列前茅。頒獎現場,一位了解三連歷史的將軍豎起大拇指:都說“大功三連”理論學得好、軍事過得硬,名不虛傳。
“武藝練不精,不是三連兵;技術不拔尖,不是三連官?!痹谌B,比這位將軍的褒獎更廣為人知的,是“一壺水”的故事。
前些年,三連組織戰備拉動演練,到達指定地域后,連長張繼平突然下令:“打開水壺,喝水!”
多數官兵聞令打開水壺喝了起來,唯獨有3名戰士不愿意喝。原來,水壺里的水因為長時間不更換,早已有了異味。
“天天喊打仗,這樣能打仗嗎?戰場上,水壺的水不僅能喝,還能夠清洗傷口,是救命的水!以不打仗的心態做打仗的準備,這種虛練、假練、空練的作風必須根治!”張繼平火冒三丈。
“一壺水”引發的震動之后,三連官兵從此更加注重任何一個關乎打仗的細節。
練兵場上,武裝越野、400米障礙、輕武器射擊等基礎課目連貫實施,車載火炮實彈射擊靶標由白色改為迷彩色,常態化開展步戰車碾壓、復雜道路駕駛、超遠距離射擊等險難課目訓練……三連實戰的氛圍越來越濃,官兵打仗的技能越練越精。
“寧可備而不戰,不可無備而戰。”張繼平說,習主席強調“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就是要求我們樹立“戰爭就在今晚打響”的憂患意識,把戰備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實而又實。
在三連,官兵們業余時間聽音樂、玩電腦時耳機只戴一邊,他們說這是為了能隨時聽到緊急出征的“號角”;節假日外出,大家不忘在假條的存根上注明聯系方式、關鍵崗位的頂替人員名單,他們說這是為了保證隨時拉得出沖得上;每天晚上睡覺前,大家都會將水壺換上涼開水,把衣服放枕邊,作戰靴擺外側,他們說這是軍人枕戈待旦應有的姿態。
在三連,他們結合常年擔負旅應急作戰值班任務,將戰備物資按作戰單元裝箱存放,加裝滾輪提升裝卸載效率;按統一型號定制給養器材貨架,便于平戰轉換……率先在全旅推廣“戰備設施在營規范化、野營實戰化、應急模塊化”的經驗做法。
血性在真打實備中磨練,尖刀在嚴訓實練中磨礪。
冬季野營拉練,三連官兵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深山中練行軍、練潛伏;盛夏戰術演練,步戰車內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連隊官兵按實戰要求閉窗駕駛,汗水像雨珠一樣滾落,浸透全身,無一人退縮。
謀求創新揚起轉型風帆
?。玻埃保赌瓿跚铮饽尘C合訓練場熱浪襲人,一場實戰化背景的合成營戰術演練激戰正酣。
立體偵察、炮火打擊、裝甲強突、特戰攻擊……“大功三連”擔任主攻任務,攻堅勢如破竹,守固穩若泰山。全新的作戰樣式、精湛的戰術水平、靈活的戰法運用,令人大開眼界。
“裝備換了!編制變了!”
?。玻埃保衬辏保苍拢B所在師改旅,為全軍步兵旅轉型建設探路。送走掛滿榮譽的戰車,告別熟悉的裝甲團營區,走進旅合成營這個新生家庭,三連官兵邁開了轉型重塑的步伐。
新裝備列裝不久,集團軍組織創破紀錄比武考核。三連官兵信心滿滿,希望在裝甲步兵班攻擊碉堡這個拳頭課目上爭個頭彩。
“全班下車,爆破組前出。”比武現場,班長廖科舉指揮全班時而蛇形躍進、時而匍匐接敵,“轟隆”一聲,“敵”碉堡成功被摧毀。
“不合格!”考核組的評判,讓原本興沖沖的三連官兵怎么也想不通。
“戰車上強大的火力武器為何棄之不用?為何仍沿用傳統步兵的進攻戰術?……”考官的一連串反問讓前來“興師問罪”的廖科舉啞口無言。
換裝改制,比武場上首次亮相就遭遇“滑鐵盧”,給三連來了一記當頭棒喝。當晚,連隊黨支部“一班人”徹夜開會反思:“穿新鞋走老路,手持倚天劍竟舞成燒火棍”“人鉆進了步戰車,思維還‘躺’在履帶板上”……
為了從思想上脫胎換骨,他們組織官兵認真學習習主席關于新軍事變革的論述,引導大家認識到,“不日新者必日退”“要始終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前進,努力奪取軍事競爭主動權”。
“榮光只屬于過去,只有主動識變、思變、應變,才能創造新輝煌。”全連官兵圍繞“面對改革怎么辦、轉型建設怎么干”積極建言獻策,破除重體能輕技能、重單兵輕協同、重基礎輕戰術等陳舊觀念,逐步形成了戰技一體、人裝一體、訓戰一體等轉型理念。
他們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實戰要求,大膽變革訓法戰法。緊貼步兵分隊未來作戰能力需要,實現官兵分訓,連隊干部專心練指揮、研戰法,士官長負責組織基礎訓練、班組戰術;采取過關升級、分層次訓練,增加戰場偵察、特種射擊、特種爆破等特戰技能訓練內容……
搜索目標、裝填炮彈、激光測距、跟蹤發射……隨著一陣隆隆炮聲,一發發炮彈直搗“敵”陣地——當年底,三連參加旅實彈射擊考核,一舉取得8個課目全優的好成績,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只要全軍統一意志,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瘪雎犞曋飨闹匾v話,三連的轉型之路越走越寬。
從狙擊班到士官長,三連官兵學新知識、練新技能、強新本領,人人精通手中武器、個個專業崗位全優,涌現出一大批專業訓練尖子,90%以上官兵精通兩種以上專業。
火紅熔爐點燃青春夢想
“堅定不移跟黨走,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這是三連戰士曹振雄2016年學習習主席“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后的一段體會筆記。
入伍前,曹振雄打過工、開過公司,還跟父親經營過煤礦,一度認為“人生的成功就是有錢”。在家鄉謀生創業一次次受挫后,他對人生充滿了迷茫,選擇參軍尋找出路。
“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2013年5月,連隊組織學習習主席“五四”青年節對全國青年的寄語,這段話讓曹振雄心潮澎湃。他認識到,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人生的未來其實就握在自己手里。
從那時起,曹振雄漸漸開始改變自己,學理論、練體能、鉆技能,各項素質提高很快。2016年,他參加集團軍創破紀錄比武,勇奪金牌。如今,他不僅是連隊的理論骨干,還當上了副班長。
“青年官兵追夢的路上,并不會一帆風順?!睆埨^平說,信息網絡時代,官兵入伍動機多元、價值取向多樣,在個人成長中難免有些迷茫,關鍵是要像習主席指出的那樣,“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指導自己的選擇”,在靈魂上“補鈣”、本事上“升級”、血性上“淬火”、品德上“提純”。
三連戰士王前猛高考失利后入伍,一度意志消沉,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班長謝達標推薦他學習習主席《路就在腳下》這篇文章,使他懂得“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的道理。之后,他給自己制定一個個成長“微目標”,一點一滴勤學苦練,先后被連隊評為“理論之星”“訓練之星”。
“人生‘清華’在三連。”清華大學生士兵羅宏圖入伍原本只想“鍍鍍金”,工作訓練湊合應付。連隊看他愛學習、肯鉆研,安排他擔任理論學習骨干、參加炮長訓練攻關小組,使他找到了軍旅人生奮斗的舞臺。2014年初,他參加集團軍專業骨干比武,力拔頭籌。
“戰士參軍入伍,承載著個人的夢想、父母的期盼、強軍的希望,我們有責任把他們教育好培養好。”指導員王金龍說,關鍵是要像習主席要求的那樣,按照“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標準培塑官兵,使人人有夢想,個個能成才。
據統計,近年來三連先后有9人考學提干,22人實現學歷升級,退伍戰士中有28人成功創業,61人成為地方企業骨干。2016年,連隊被共青團中央和原總政治部定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在闊步強軍興軍的征程中,三連官兵通過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嘗到了甜頭也悟出了一個真諦:學習力就是戰斗力!”陸軍某集團軍政治委員王成蔚說,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永遠做黨的好戰士,已成為全體官兵的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