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季度網絡輿論生態指數發布
——多種創新傳播方式顯活力,高頻度治理夯實主體責任
5月29日,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網絡輿論生態指數,為109.7。大數據產業潛力推動互聯網普及與應用發展;新媒體融合創新助力互聯網新聞生產與傳播;互聯網內容安全領域高密度治理,取得良好收效;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回應處置水平提升;新媒體人士積極進行網民互動與評論引導。具體評估結果如下:
一季度,國內網絡輿論生態具有如下特點:
一、大數據產業成為互聯網發展“新驅動”
一季度,我國網民數量仍有穩步增長,達到7.72億,互聯網應用進一步普及,互聯網相關社會組織數量也有所增加,多元主體網絡結構更加健康穩固。從產業發展來看,2017年我國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的產值約為2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預計2018年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增速將超過39%,達到329億元。大數據在政策、技術、產業、應用等多個層面都取得了顯著進展。在政策層面,大數據的重要性進一步得到鞏固。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廣泛應用,將驅動經濟數字化轉型,為發展新興產業、重塑傳統產業充分賦能,為“中國制造2025”奠定堅實基礎。
二、媒體融合創新“H5”“短視頻”展現活力
一季度,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媒體報道展現出較強創新力。在融合創新、新媒體創意互動、短視頻新聞、移動直播等方面均有良好表現,其中創意互動H5、直播、短視頻形式效果顯著。在主題專題設計方面,直播方式無縫接入,同一頁面可實現微博、微信、客戶端多平臺任意切換,“測試”“搶座”“答題”等為調動用戶參與的H5互動形式不斷翻新,媒體報道對在融媒體運用方面已達到高階“拼創意”階段。此外,新興媒體平臺開始展現宣傳傳播實力,“爆款”案例不斷。如3月27日,世界戲劇日,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聯合抖音,在抖音平臺發起名為#我要笑出“國粹范”#的挑戰,累計達3萬人次錄制抖音參與挑戰。
三、高密度網絡治理行動夯實網站主體責任
全國網信系統持續加大行政執法力度。通過開展“清朗”等專項行動,依法查處各類網上違法信息和違法行為,并持續加大約談和監管處罰力度,針對持續傳播炒作導向錯誤、低俗色情、民族歧視的違法違規信息,炒作明星緋聞隱私和娛樂八卦等低俗之風,以及傳播色情、低俗短視頻,未成年人直播等違法違規問題,加強治理整頓。一季度,累計約談違法違規網站314家,警告違法網站149家,會同電信主管部門取消違法網站許可或備案、關閉違法網站1194家,移送司法機關相關案件線索337件;有關網站依照用戶服務協議關閉各類違法違規賬號58萬余個,如下圖:
四、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回應處置效果“基線”提高
一季度,重大網絡輿情及突發公共事件的傳播和回應指數為97.8,受事件數量影響,總體指數有所下降,但重大網絡輿情及公共突發事件的回應能力、社會效應環比有所提升,環比各上升10%。從涉事部門反應來看,已逐步建立了基本的網絡輿情應對機制,網絡輿情響應速度加快。從回應渠道來看,仍以觸達用戶較多的微博、微信為主。
五、新媒體人士輿論引導提升網絡互動影響力
一季度網民互動與評論引導指數為103.8。網絡互動活躍度走高,達到145,環比提升20%,網民行為理性度環比提升5%。其中,新媒體人士輿論引導力較基值(100)提升10%,但互聯網平臺用戶管理能力略有下降。總體來看,在網絡輿論場中,可繼續充分運用新媒體人士的輿論影響,發揮正向導向作用,倡導客觀、理性討論,共建清朗網絡空間。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