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登記在“十五證合一”基礎上再整合多個部門的涉企證照事項
本市企業登記實現“二十四證合一”
昨日(29日)起,本市在已實現外貿領域“十五證合一”的基礎上,再整合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住建委、市城市管理委、市農業局、市旅游委、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市糧食局、市氣象局等部門涉及信息采集、記載公示、管理備查類的涉企證照事項,實現“二十四證合一”。此舉意味著將有更多領域的企業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利。
據市工商局介紹,此次改革是在本市已實現的“十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工作機制及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繼續實行“一網申報、一窗受理”的辦理模式。企業通過“e窗通”登記平臺辦理工商登記時,一并填報需合辦的事項信息,工商部門直接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被整合證照不再發放,不再要求企業提供關于整合證照事項的額外證明材料。屬于工商登記后即完成備案的,工商部門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公示備案信息。屬于工商登記后,備案結果需要主管部門確認的,工商部門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提供相關部門網站鏈接,并注明由相關部門公示事項備案情況。
“多證合一”改革是有效推動構建“互聯網+”環境下政府新型管理方式,提高企業開辦效率,營造更加便利的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實現了“讓信息跑路代替企業跑腿”,進一步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革后,企業減少往返各部門“上門申報”20余次。部門間共享各類登記備案信息240余項,大大降低企業重復填報數據。
下一步,北京市將在持續推進“多證合一”改革的同時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主動規范企業經營行為,不斷完善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建立健全信用約束機制,積極引導企業自律,加強社會監督,使“多證合一”改革成為推動形成新型市場監管體制機制的催化劑。(記者 王薇)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