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黄,亚洲天堂高清,污片网站在线看,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新華網 > > 正文

一條“別樣”廣告刮起生產資料改革“春風” 

2018年11月08日 16:46:56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成都11月8日電 題:一條“別樣”廣告刮起生產資料改革“春風”

  新華社記者吳文詡、李力可

  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記者日前來到四川普什寧江機床有限公司,重溫國有企業早期生產資料廣告產生的歷史瞬間,探尋揭開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篇章的歷史脈搏。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報第四版左下方刊登了一條“別樣”廣告——“本廠各種精密、高效單軸自動車床專供鐘表、儀器儀表、無線電原件、照相機、打火機、玩具等各種行業加工軸類零件時使用……承接國內外用戶直接訂貨。”

  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告引發了全國范圍的爭論。計劃經濟時代,國內實行統購統銷政策,產需雙方難以有效對接,廣告一登,市場反響十分“活躍”。據當時的記錄顯示,全國各地渴望得到儀表機床的用戶紛紛來電、來函或派人到廠里要求訂貨,各類信件達8000余封。

  “一方面,機床廠開工不足,不斷減產;另一方面,手表、自行車等廠家卻買不到機床等生產設備,無法擴大生產,產量難以提高。東西少、要的人多,咋不俏嘛?”78歲的原寧江機床廠副總工程師、高級電氣專家鄭義和說。

  據介紹,1978年10月,四川率先在全國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工作,寧江機床廠等6家不同行業的國有企業成為首批試點企業。“試點企業逐戶核定利潤指標,確定當年增產增收目標,允許在年終完成計劃以后提取利潤,作為企業的基金,并允許給職工發放少額獎金。”四川普什寧江機床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連成說。

  當時,寧江機床廠經營狀況并不樂觀。據負責統購統銷的物資部門反映,要求再減產。讓年生產能力達500臺的寧江機床廠,一時陷入困境。

  80歲的原寧江機床廠車間主任、齒輪加工專家王宗毅回憶說:“事實上,國內有的制造廠用戶要擴大生產,非常需要這種車床,計劃內渠道得不到,他們自己找圖紙生產,卻由于專業能力不夠,生產的機床質量不達標,造成資源浪費。”

  面對窘境,1979年時任寧江機床廠領導班子經過集體討論,萌發了在新聞媒體上打機床銷售廣告,尋求“以銷定產、產需直接見面”的大膽想法。于是有了這則廣告。

  “這是挑戰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資料不是商品’的禁區。”王宗毅說。

  82歲的原寧江機床廠副總工程師、高級機械專家李才銀說:“從當年6月25日到8月15日,我們總共簽訂了1300余臺機床的供貨合同。”

  “打廣告前,五年沒漲過工資。打廣告后,連漲五年工資。”王宗毅說,訂單的到來,讓冷清的生產車間頓時熱鬧起來。“經濟效益大幅度增長,很快就成了當時成都市少有的年利稅超過千萬元的企業。”

  如今,經過多年發展,四川普什寧江機床有限公司已成為我國中小型精密機床研究、設計、制造的知名企業,年產值超10億元。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相關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368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