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13日電? 題:幸福流向小河灣
新華社記者李凡、蔣成
這是8月4日無人機拍攝的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夏云鎮小河灣村風光。新華社記者 李凡 攝
一條清澈的河流環繞村莊,紅瓦白墻的三層小樓錯落有致,干凈整潔的街道上人來人往……8月初,來自貴陽的李藝龍帶著一家六口到安順市平壩區小河灣景區度假,這里的環境讓他流連忘返。
“沒想到這里還有個‘世外桃源’,不僅山清水秀,環境優美,體驗活動也很豐富,而且從貴陽市區開車過來只要40多分鐘,非常方便。”他說。
“一提到小河灣,都說很美,當年可不是這番景象喲!”小河灣村村支書焦中貴感慨地說。
在安順市羊昌河下游,縈繞曲折的河水彎出一個三面環水的苗族小村莊——小河灣村。焦中貴說,因為三面環水,2014年之前,這座小村莊交通十分不便,進村子唯一的土路經常是晴天灰大、雨天泥濘。
焦中貴回憶:“村里那時生產生活條件很落后,整個村子沒有一家商店,年輕人都選擇外出打工。村民生活垃圾亂扔、生活污水隨處排放,牛糞、雞糞遍地都是,環境比較糟糕。”
貧窮的小村寨需要一次美麗的蝶變。2014年,村里干部向當時的平壩縣政府寫報告,主動提出希望發展鄉村旅游,建設美麗鄉村,帶動村民致富。很快,政府組織考察并給予支持。
可一些村民認為:發展旅游,田地被占,就不能種地了,對未來感到擔憂。為此,小河灣村支兩委多次召開院壩會,聽取村民意見,還組織村民到周圍的旅游村寨考察。“漸漸地,大家對小河灣發展有了信心。”焦中貴說。
不久后,圍繞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小河灣村推進鄉村治理,發展鄉村旅游。
為了改善基礎設施,村里建了5.1公里通組路、69戶群眾實施了危房改造、硬化庭院6700平方米;為了整治環境,制定村規民約,禁止亂扔垃圾等行為;村里還修建3座污水處理站,投入180萬元完成河水區域項目治理……昔日環境差的小河灣逐漸顯現迷人的田園風光。
村里還依托第三方平臺公司建設小河灣鄉村旅游度假景區,修建了游客服務中心、民俗表演廣場、兒童樂園、健身步道、民宿酒店等。利用本地民族特色開展篝火晚會和長桌宴等文化體驗活動,小河灣鄉村旅游迅速發展。今年上半年,小河灣景區接待游客超過22萬人。
鄉村旅游讓村民們嘗到了甜頭。42歲的楊春是村里較早返鄉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之一,她家的三層樓房現在用來做餐飲和住宿。每到周末,楊春一家就忙個不停,一個月收入有2萬多元。
“現在很多人都回來做生意了,我家收入還不算高的,村里還有人一年賺一百多萬元呢。”楊春笑呵呵地說,“環境好了,我們才能吃上這旅游飯。”
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2000元,是2014年的3倍左右。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