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高方圓)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調檢一車間“王濤班”班長王建清做客新華網。他的兩會議案是《關于加快落實制度保障工匠精神傳承 助力高質量發展》。 他認為,實體經濟發展靠的是技能人才、技術人才,靠的是藍領、工匠,企業應該通過差異化的薪酬調整,讓更多技能工人通過崗位提升,有更大獲得感和幸福感。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基層代表,您怎么看待我們國家汽車產業的未來呢?
王建清: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到這個時候,已經是一個從大到強的轉變。為什么這么講呢?在國際上來說,我們是產銷大國,但是我們的品質跟高端汽車品牌還是有一定差距。那么,未來的汽車產業發展,我們國家瞄準是超越國際品牌,打造中國自己的高品質高端汽車。
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調檢一車間“王濤班”班長王建清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華網?郭小天 攝
主持人:我們國家已經從汽車產業的大國向汽車產業強國轉變,在這個過程當中,汽車產業工人扮演了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
王建清:這也是我在代表建議里面提的,加快落實制度保障工匠精神傳承、助力高質量發展。這兩個建議都說明了,我們高質量的發展或者說我們企業的設計思想,再先進的設計理念要變成產品,需要人來創造和制造。作為企業的技能員工,就要承擔起自我實踐、自我提升、自我學習的過程,去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調檢一車間“王濤班”班長王建清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華網?郭小天 攝
主持人:從您自身成長來說,培養優秀技能人才需要什么樣的社會環境呢?
王建清:我在代表通道上講通過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讓更多人愿意做工匠。沒有人愿意把孩子送到工廠里去工作,都希望他能上好的學校,做更好、更輕松的工作。國家發展缺不了實體經濟,必須依靠實體經濟才能更好地發展。實體經濟發展靠的是技能人才、技術人才,靠的就是藍領、工匠。
我提議,要減稅降費,改變企業那種短期、不愿意用固定期的用工體制。我們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企業會用一些臨時工、勞務派遣工,但是出了問題。我們講工匠必須立足于崗位,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敬一行,如果用工制度都得不到保障的話,如何讓工匠立足于崗位呢?第一要讓企業減費降稅。作為企業階層,就是要為技能人員、技能人才搭建技能成長的通道,用現在的話講就是職業發展規劃。如何給這些人才搭建成長的平臺是企業要做的工作,作為員工個人來說,如何在這么好的環境之下,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為我們企業創造更多的優質產品,去占領、引領市場,也就是去年我們國家出臺的政策指導意見里面提了兩個關鍵詞:一、你想多發錢企業要有效益。這是任何行業通用的標準,要多發錢必須要有良好的經濟效益。二是你想多發錢要有足夠高的技能,現在薪酬不會像原來漲大水,這樣形成不了激勵作用。現在通過差異化的薪酬調整,讓更多技能工人通過崗位提升有更大獲得感和幸福感。(文字:高方圓 剪輯:張靈 攝影:郭小天 攝像:王安?許亞軒 導播:韓磊 主持:孫博 速記:王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