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陳夢謠)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建設“智慧社會”,信息通信業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楊劍宇:“智慧社會”作為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城市等各種智慧系統的總和,是當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新階段。《政府工作報告》在多個方面提到了智慧應用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推動落實。
信息通信業是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先導性行業,智慧社會所需要的各種應用都要通過通信系統進行承載和傳送。在推進各領域智慧化的過程中,我認為基礎電信運營商應該履行好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重點要在兩個方面提供支撐。
一方面要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夯實信息社會的網絡基礎。我們要緊跟技術發展的潮流,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以及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比如我們要持續完善高質量的4G網絡,要提升窄帶物聯網的覆蓋水平,加快5G的規模商用,大力推進千兆引領的光網建設。
二是要促進產業融通發展,推進各行各業的智慧應用。我們作為基礎通信運營商,要廣泛地與產業鏈伙伴合作,結合當前的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各種各樣的技術,來推進各行各業的智慧應用。
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河南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新華網 毛嘉煒 攝
主持人:智慧社會建設離不開智能化的社會治理。那么,在推進社會治理和服務模式創新方面,你們都進行了哪些積極的實踐?
楊劍宇:河南移動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嘗試和探索,在智慧政務方面,我們承接了河南省省級“政務專有云”的平臺建設,當前已經把25個廳局的近100個政務系統上傳到云平臺。這樣一方面解決了這些廳局信息化辦公的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圍繞著財政、國土、司法、交通、稅務、信訪等多個領域提供了政務協同、在線審批、安全管理、應急指揮等一大批應用,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效能,方便企業及群眾辦事。
另外,在智慧民生方面,通過信息化項目應用,有效改善和解決了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以及堵點問題。比如在環境治理方面,我們用“藍天衛士”很好地控制了秸稈焚燒的問題,通過基站頂端安裝高清網絡的攝像頭與千里眼平臺進行連接,已經實現對全省鄉鎮農田、村莊道路24小時360度沒有死角的監控,一旦發現有人焚燒秸稈,可以迅速定位焚燒點,并將監察到的信息實時傳送給監管人員加以處理,非常有效。
主持人:作為通信運營商,在傳統產業的改造提升這方面您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楊劍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不僅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也是當前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的基礎。河南是一個工業大省,我們全力助推全省工業的智能化、綠色化和企業技術的“三大改造”,推出了“企業上云”服務,目前已經有3700多家企業遷到“云”上,有效降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促進大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另外,我們也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做了一些嘗試,我們在安陽建設了“紡織產業云平臺”,這是紡織行業互聯網平臺的一個典型應用。通過這個平臺,打通了服裝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從品牌設計、材料供應、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的全流程監控管理。項目建成以后,我們不但能夠幫助當地8000多家中小紡織企業轉型升級,也能夠帶動其他行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為當地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來我們要圍繞平臺建設和產業發展,將聚合行業生態合作伙伴,提供面向裝備制造、電氣機械、生產能源、倉儲物流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服務,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充分賦能。
主持人:請問5G在智慧社會建設方面能發揮什么樣的作用?
楊劍宇:當前5G正處在產業攻關的關鍵期,中國移動也正在積極組織多個城市的規模試驗,根據總體規劃今年開始預商用,明年正式商用。
5G跟4G相比,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點,速率最高可以達到4G的100倍。另外,5G的時延非常低,低到一個毫秒,高于人體應激反應。5G連接量非常大,每平方公里內可實現100萬以上的連接數,除了手機終端使用外,可以廣泛應用于物聯網。
5G主要應用兩大領域:一個是手機終端方面的應用,客戶通過5G手機用5G網絡可進行打電話、上網、看視頻、支付等業務。另一方面的應用就是5G跟其他技術結合而產生的行業應用。當前,5G能廣泛地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相結合,催生出很多新產品、新應用和新服務,廣泛應用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應用到醫療領域,可以開展遠程醫療,應用到工業領域,可以進行自動化機械設備控制、管網監測等。
(文字:陳夢謠 劉蘭芳 剪輯:李婷玉 攝影:毛嘉煒 導播:王安 韓磊 攝像:黃璐璐 許亞軒 主持:孫博 速記:李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