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西寧3月14日電(記者白瑪央措)記者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了解到,截至3月10日,青海省2家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6家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已全部復工復產。
據介紹,青海省共有8家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其中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51戶3064人。連日來,各扶貧就業工坊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摸排統計工坊員工信息、強化員工日常管理、加強宣傳教育引導等工作的基礎上,有效指導410名企業員工,5600名刺繡、唐卡、泥塑手藝人有序復工復產。
“疫情發生后,繡娘們雖然足不出戶,但靠著精湛的指尖技藝收入30多萬元,居家防疫與穩定增收兩不誤。”互助土族自治縣素隆姑刺繡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曉莉說。
互助素隆姑工坊是省級“青繡”扶貧就業工坊之一,以“協會+公司+貧困戶”“車間經濟+炕頭經濟”的模式經營。目前該工坊已與285名刺繡手藝人簽訂了2020年目標合同責任書,并完成訂單成品6000余件,實現收入30余萬元。
“下一步,我們將對有助于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的刺繡企業、家庭工坊、合作社等進行重點扶持,進一步推進‘青繡+扶貧’工作。”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非遺處處長朱桂英表示,2020年,青海省將再扶持培育10家“青繡”扶貧就業工坊,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糾錯】
責任編輯:
吳詠玲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