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在线黄,亚洲天堂高清,污片网站在线看,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2/ 12 15:46:50
來源:新華網

新春走基層丨貴州山鄉苗寨脫貧振興迎新春

字體:

  新華社貴陽2月12日電 題:貴州山鄉苗寨脫貧振興迎新春

  新華社記者駱飛、李凡

  2月的貴州烏蒙山區,不時襲來的雨雪凝凍天氣難抵盎然春意。位于烏江源頭水域的畢節市黔西縣化屋村,實現減貧摘帽后,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沿著蜿蜒而下的進村路,兩旁的油菜花正悄然開放。放眼遠眺,烏江主要支流三岔河、六沖河在此交匯,孕育如畫美景。靠山面水而建的化屋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幾十棟白墻閣窗的黔西北民居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喜迎春節的苗族村民,家家戶戶墻上掛著紅燈籠、門頭貼著紅春聯,節日氣氛濃郁。一大早,村民王光元和愛人楊艷便蒸熟糯米,洗凈石槽,開始打糍粑。只見熱氣騰騰的糯米被放在石槽里反復捶打后變得黏糯勁道。

  “逢年過節打糍粑是苗族的傳統,糍粑圓軟象征著團團圓圓。”楊艷一邊嫻熟地將糍粑分成小團一邊高興地說,很多傳統過年習俗沒變,這些年日子卻越來越紅火了。

  2017年搬遷新居前,楊艷一家和安置點內另外30余戶苗族村民居住在化屋村“麻窩寨”村民組。那里背靠險要的山坳,曾經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電的生活猶如“與世隔絕”。

  “之前幾代人就擠在兩間石墻房里,經常透風漏雨。”王光元指著墻上兩張新舊房屋對比照說,要不是政府精準扶貧,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住上現在的新房。

  黨的十八大以來,當地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化屋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短板不斷補齊,扶貧產業不斷壯大,逐漸走出一條特色種植、養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富民路。依托烏江源如畫美景,這里打造出國家AAA級旅游區——烏江源百里畫廊。2017年,麻窩寨苗族同胞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挪窮窩”“換窮業”。

  此前,常年在外務工的王光元,這幾年大力發展本地烏雞養殖。“現在存欄烏雞有2000多只,都是生態放養,品質好,市場供不應求。”他說。

  2014年以來,化屋村還栽種了瑪瑙紅櫻桃、蜂糖李等各類經果林1400余畝,昔日沿岸灘涂裸露地如今花果飄香。與此同時,村里的苗族刺繡、手工食品等備受游客青睞,逐漸成為村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撐。

  在安置點廣場旁,兩排并列的廠房掛著“黔西縣新仁苗族鄉扶貧車間”牌子,車間負責人楊文麗正在指導苗族婦女生產苗繡。

  “這里有20多臺設備,就近吸納了30多名婦女就業,大多是安置點貧困戶。”楊文麗說,蠟染刺繡是苗家人的傳統手藝,今后將大力發展,從而讓更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2017年,此前貧困發生率一度超過60%的化屋村實現減貧摘帽;化屋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2年的2400元左右提升至2020年的1.15萬元。

  化屋村所屬的新仁苗族鄉黨委書記羅玉鵬說,脫貧后要加強成果鞏固,今后將因地制宜布局更多產業,讓貧困群眾有更多元的增收渠道。同時加強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讓群眾真正在脫貧振興中過上甜美幸福的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709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