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2月16日電(記者齊健)牛年春節,春滿貴州。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縣,群眾耳熟能詳的布依山歌楊柳調,經過填詞改編成了一首首政策宣講歌。在奮進社區感恩廣場上,不斷有群眾自發加入“金嗓子”志愿服務隊的授歌會。
貴州省龍里縣“金嗓子”志愿服務隊隊員正月初一在冠山街道奮進社區教授群眾學唱新時代文明山歌。(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奮進社區是龍里縣縣級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居住了上千戶各族搬遷群眾。今年春節,這里比許多城市社區都熱鬧。
“除夕前,社區908戶穩定居住的搬遷戶每戶分到了10斤豬肉,1058戶群眾合計領到扶貧車間87萬多元分紅,還有136戶進廠務工職工領到了500元過年補助。”龍里縣冠山街道奮進社區黨支部書記彭瑜說。
授歌會上,傳唱著群眾滿滿的幸福感,傳遞著濃濃的黨群情。
貴州省龍里縣“金嗓子”志愿服務隊隊員楊如芬(右)和岑士英在冠山街道奮進社區教授群眾學唱新時代文明山歌。(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山歌最能唱出大家的心聲。”龍里縣“金嗓子”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楊如芬說,有些群眾不識字,但聽得懂山歌,因為唱的都是農村實實在在發生的事情。
龍里縣在正月初一到初七還推出網絡春晚,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分別以“我家的年夜飯”“心中最美全家福”等為主題,讓群眾自己錄制文藝節目參與到春節文化活動中來。在當地手機客戶端上,每天的節目播放量超過2萬次。
貴州省龍里縣冠山街道五新村志愿者春節期間打掃廣場。(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春節期間,冠山街道五新村的志愿者們慰問孤寡老人、清理煙花爆竹碎屑,一刻沒閑著。五新村的“四和院”由余家院、杜家院、王家院、李家院組成。在文明實踐活動中,黨員帶領群眾投工投勞,建成了休閑廣場、亭子和花池,由四院共擔環境衛生包保責任,增強了群眾的集體榮譽感。
“文明實踐把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了。新的一年大家信心百倍,向著美好生活的方向努力。”龍里縣冠山街道五新村黨委書記馮明松說。
貴州省龍里縣冠山街道五新村的志愿者春節期間清理廣場池塘(新華社記者陶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