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2月17日電 題:“胡半仙”脫貧記
新華社記者熊家林、顧天成
“當當當!”在江西省廬山市蛟塘鎮芙蓉村,聽到一陣有節奏的鑼聲時,村民就知道是盲人胡丙火來了。胡丙火是村里的“奇人”,他雖雙目失明,家里卻擺著臺電視;他曾是算命先生,被人戲稱為“胡半仙”,如今卻成了“政策宣講員”。
記者隨胡丙火來到他家,只見兩室一廳的小屋干凈整潔,家具電器應有盡有,客廳桌上有臺電視。駐村第一書記李然解釋說,胡丙火如今被聘為芙蓉村的“政策宣講員”,而電視是他重要的“學習工具”。
原來,靠自己努力脫貧致富的念頭讓胡丙火格外珍惜這份工作,他不僅常拎著小鑼走家串戶上門宣講,還通過“聽電視”的方式及時學習“充電”,更好地為村民講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政策方針。
胡丙火講政策就像講故事一樣有意思,大家都愿意請他來家里喝杯茶。可時間撥回數年前,有的村民看到他來甚至會“掩門謝客”。
父母早逝的胡丙火少年時期就跟著本村算命先生當“學徒”,在周邊鄉鎮擺攤算命,被人戲稱為“胡半仙”。
“大伙生活變好,來算命的人反而變少了,靠這門手藝已經養不活自己了。我以前天天號稱‘算天算地’,沒想到把自己算成了貧困戶。”胡丙火說,他下定決心不再靠忽悠人過饑一頓飽一頓的流浪生活,要腳踏實地在村里安頓下來。
胡丙火的“改命”新生活從居住環境的變化開啟。
“一間十多平方米的老瓦房處處漏雨,衛生很差,屋里還沒有屋外干凈。”李然說,第一次去胡丙火家的場景讓他印象深刻,他看到的胡丙火“臉上黑黢黢的,無助又沒有生氣”。
當地利用危房改造政策幫助胡丙火建起了新房,并置辦了熱水器、冰箱、衣柜等必要電器家具。考慮到胡丙火行動不便,新房廁所里還特意安裝了馬桶,這也是最讓胡丙火開心的事。他說:“以前的瓦房沒有灶臺也沒有廁所,吃飯要靠別人施舍,上廁所也要去借別家的用,現在家里都有了!”
2020年,胡丙火終于脫貧“摘帽”。“如今靠勞動付出掙來的錢,讓我覺得心里踏實多了。”胡丙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