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多次操作中无一差错背后的坚守——全国劳模皮志勇的电力强国梦-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01 23:36:48
来源:新华网

三万多次操作中无一差错背后的坚守——全国劳模皮志勇的电力强国梦

字体:

  新华社武汉5月1日电 题:三万多次操作中无一差错背后的坚守——全国劳模皮志勇的电力强国梦

  新华社记者王自宸

  “继电保护,保护的是电网的中枢神经,出不得半点差错。”4月29日,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全国劳模皮志勇一头扎进工作室,对继电保护不停电改造装置进行最后的调试。

  “调整定值参数、校对通讯响应、接入直流回路、模拟新旧保护切换……”一套流程需耗时近1小时。当天下午,皮志勇硬是将这套流程走了三遍。“这个装置即将首次应用到实际运行的电网上,每个环节必须烂熟于心。”

  4月29日,皮志勇(右)在调试继电保护不停电改造装置。(受访单位供图)

  今年50岁的皮志勇是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二次检修二班班长,也是“皮志勇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扎根一线26年间,他从一名退伍军人逐渐成长为电网检修专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1999年,刚退伍的皮志勇,入职国网荆门供电公司继电保护班。到了现场,他发现自己“啥都不懂”,很是着急。

  于是,他每天利用工余时间学背图纸、读原理,抓住每个施工机会要活干。为熟练掌握技术,他运用“记号学习法”,一知半解的标红色,完全不懂的标黄色,晚上复盘,想尽办法把“记号”消除。这些年来,皮志勇写下100余万字的学习笔记、画了2000多张装置接线图。

  凭借着这股子韧性,皮志勇“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组织完成33座新建、改建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一次性送电成功率达100%;在变电检修中,3万多次操作中无一差错……

  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快速迭代,皮志勇意识到,新时代工人不仅要善于解难题,更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2年,以“一线员工提技术难题、工作室创新攻坚、生产现场试验跟踪反馈”为工作链条的“皮志勇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寻最优解,皮志勇和团队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二次设备一键巡视系统”可快速复核参数,使过去两天的工作量缩减到十几分钟;“冷凝除湿装置”将过去高发的直流接地故障率降低到零;“电网自愈精灵”消除了电网的串供断面风险……

  用“小创新”守住电网“大安全”。多年来,他和团队进行了数千次创新实验,攻克直流系统智能充放电等生产技术难题,研发56项科技创新成果。团队成员中,有2人成长为国家电网生产技能专家,6人成为技术骨干。

  皮志勇说,面对能源转型新挑战,他将一如既往扎根一线,以“守”与“创”,维护电网安全,保障万家灯火。

 

【纠错】 【责任编辑:冯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