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調
-
-
浙江:小空間大平臺 特色小鎮助力城鄉協調發展
三年來,浙江特色小鎮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涌現出了一批“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小而美、體制新而活”的特色小鎮,實現了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
2018-11-29 -
從“富口袋”到“富腦袋”——成都探尋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
走進成都市蒲江縣明月村,沿著通村入戶的瀝青路,掩映在竹林間的農舍、陶藝、染坊、餐館漸次入眼。地理位置上來看,明月村是成都市最偏遠的鄉村之一,但如今這里熱鬧不已。
2018-11-29 -
-
-
“要玩就到最好的賽場去”——訪“登陸”弄潮互聯網的新臺商簡子復
在被稱為“中國硅谷”的北京中關村,簡子復帶領團隊運營著一款名為“桃桃喜”的互聯網產品,提供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幾十種趣味小測試。
2018-11-29 -
消失的馬班郵路
這個收藏在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的馬鞍,兩邊凸起的地方已經磨損嚴重,紅色的系帶也因為長期使用而發白。“這是馬班郵遞員王順友用了12年的馬鞍,它見證了那段歷史。”中國郵政文史中心研究館員趙強介紹。
2018-11-29 -
-
故事,從大討論開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歷程
40年來,緊緊圍繞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黨鮮明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從“建立”到“完善”,再到“加快完善”,理論和實踐不斷突破,為我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2018-11-29 -
“城鄉發展協調省份”浙江是如何煉成的
城鄉居民收入比2.05,全國各省(區)最低,全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度91.6%,2015年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貧困現象……作為全國城鄉發展協調的省份之一,浙江是如何煉成的?
2018-11-29 -
紅井水潤灌紅土地——“共和國搖籃”瑞金脫貧故事
改革開放40年來,生活在這里的70萬群眾感念,給這片紅土地帶來榮光和希望的共產黨人初心不改,他們描摹的“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幸福藍圖,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