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太行新愚公”李保國科技治山馴“洪魔”
李保國對山區(qū)的綜合施治,在河北臨城縣西部山區(qū)的趙莊鄉(xiāng)也得到印證。趙莊鄉(xiāng)與贊皇縣嶂石巖景區(qū)相鄰的6個村,分布在一條狹長的山溝里,暴雨沖斷多處道路,洪水裹挾山石淤平了溝道內每一個水塘,還有房屋被泥石流沖擊而損毀。
-
“他的幸福指數很高”——郭素萍談丈夫李保國
見到李保國妻子郭素萍,是7月中旬,在邢臺市內丘縣崗底村,他們的“第二故鄉(xiāng)”。她正好回來查看果樹。那天下著小雨,村里很熱鬧。
-
李保國與“永久牌財神”——全國“持證下田”第一村見聞
初秋時節(jié),走進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內丘縣崗底村,一座座白墻紅瓦的新民居,一條條寬敞明亮的街道,滿山蒼翠欲滴、遮天蔽日的蘋果樹,仿佛步入了世外桃源。
-
“把科技轉化成生產力,必須把技術長在泥土里!”——河北農業(yè)大學教授李保國經典語錄摘編
這是河北農業(yè)大學教授李保國的口頭禪,也是他教育教學工作的真實寫照。35年來,李保國全身心投入教學、科研及農技推廣工作,為人才培養(yǎng)、科技發(fā)展和農業(yè)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
“趕路”在太行山上——追尋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李保國的生命足跡
在路上,是他的生命狀態(tài)。整整35年,他的行走足跡始終印在太行山、繞著太行山、貼著太行山。匆匆趕路的身影,定格于莽莽太行、留在了太行百姓心中。他叫李保國,共產黨員,河北農業(yè)大學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新播報
-
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畋駜群私馕?/a>
信仰為帆,大山筑夢,與農民為伍,與果樹為伴——35年堅守太行,矢志移山,孜孜不怠。李保國為“艱哉何巍巍”的太行披綠,也讓這座英雄輩出的大山更加厚重。
-
河北日報評論員:五論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以李保國同志為標桿和榜樣,從中汲取強大精神力量,我們就一定能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促使燕趙大地涌現出更多的“李保國”。一個李保國富裕了千萬太行群眾,千千萬萬個“李保國”不斷涌現,我省決勝“十三五”、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就有了更加堅強的保障。
-
河北省委召開常委會 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
日前,省委分別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和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重要批示暨全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座談會,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向李保國同志學習的重要批示。
-
學習李保國高尚精神 開創(chuàng)無愧時代新業(yè)績
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在我省各地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上來,弘揚李保國同志心系群眾、扎實苦干、奮發(fā)作為、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更加奮發(fā)有為地推動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建設,開創(chuàng)無愧于時代的新業(yè)績。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愚公精神”踐行無悔誓言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以李保國為鏡,賡續(xù)他所留下的“愚公精神”,我們就必定能在全面小康的時代畫布上,書寫下新的篇章。
-
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摘登
心系群眾 扎實苦干 奮發(fā)作為 無私奉獻——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摘登
-
巍巍太行記得您——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側記
教果農剪枝嫁接,給農民講課示范,帶學生田間實踐……會場前方兩側屏幕上,李保國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的照片不斷閃現,他憨厚而親切的笑容、熱情而專注的目光,撥動著現場聽眾的心弦。
-
點燃太行脫貧致富的希望—追記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
2016年4月10日凌晨,河北農業(yè)大學教授李保國因心臟病突發(fā),不幸去世,年僅58歲。——連日來,在河北省臨城、內丘、平山、阜平、唐縣等地,農民自發(fā)在村里設置靈堂為他守靈。
-
中央組織部追授李保國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為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激勵廣大黨員堅定信念、矢志奮斗,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牢記宗旨、為民奉獻,充分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經中央領導同志同意,中央組織部決定,追授李保國同志“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
新華訪談:[追憶李保國]因地制宜搞科研 闖出“科技扶貧”路
新華網邀請到了李保國先進事跡報告團成員、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和河北日報邢臺站原站長劉秀禮,聽他們講述李保國“科技扶貧”的故事。
-
時代楷?!酚浐颖笔?yōu)秀共產黨員李保國
農民教授,科技財神,太行新愚公,李瘋子……這些贊譽也好,綽號也好,都是一個共產黨員長留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李保國同志是時代楷模,對黨忠誠,心系人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
-
太行山作證”李保國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石家莊舉行
19日上午,河北省委隆重舉行“太行山作證”李保國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河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xié)的領導及各界干部群眾2300多人參加了報告會。
-
“太行山的紅蘋果”宣傳李保國主題歌曲有獎征集傳唱活動啟動
16日上午,《太行記得你》的動人旋律在河北會堂響起。當日,“太行山的紅蘋果”——宣傳李保國主題歌曲有獎征集傳唱活動正式啟動。即日起至6月15日,該活動將面向全國公開征集原創(chuàng)作品。
-
[追憶李保國]要干事干成事是他一生最大的動力
去年春節(jié)前本網前往邢臺采訪時,曾親身體驗了李保國教授的“土”話教學。他說,“‘去掉直立條,不留扇子面’。像這棵樹,凡是往上長、往起抬的枝,超過40厘米一概不要?,F在不舍得剪,以后就會長成大鍋蓋,影響采光……”李保國用他通俗易懂的語言贏得當地農民們頻頻點頭。
-
李保國:與巍巍太行相融 與山區(qū)百姓相依
“太行綠了,可您卻走了!這里的農民舍不得,太行山舍不得!”李保國教授逝世引發(fā)的悼念熱潮至今未減。在網絡上,上百萬人祭奠他,近30萬網民在手機微信中為他點亮了燭光。
-
尋找最美科技人員:“科技財神”李保國
李保國,一個在河北省山區(qū)叫得響當當的名字!在山區(qū)農民的嘴里,幾乎沒有“李保國”這三個字,農民更喜歡稱他李老師,稱他“科技財神”。
-
李保國:“愿做太行一棵樹”
“愿做太行山上的一棵樹,我的根,永遠扎在這里。”生前,李保國曾如是說。如今,這里的果林間還留有他走過的足跡,這里的鄉(xiāng)親們還惦記著他能回來——“李老師”的人生按下了停止鍵,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刻在了巍巍太行山上,和7300多萬燕趙兒女留在了一起。
-
追記李保國教授:心之所在 魂歸太行
當年的太行山,水旱災頻繁,交通不便,三分之二的地區(qū)人均收入不足50元。李保國跟課題組的同事們選擇了極度貧困的邢臺市前南峪村作為開發(fā)試點,跟石頭山“較起了勁兒”。為了摸清當地山區(qū)的“脾氣秉性”,解決種樹難題,李保國起早貪黑,跑遍了山上的溝溝坎坎,晚上挑燈夜讀,分析數據,尋求破解之道。
-
追訪“老山人”李保國:“太行新愚公”30余年治山不已
一個原本可與書香為伴、歲月靜好的大學教授,何以扎根山區(qū)30多年?他的離世為什么讓那么多人黯然神傷?近日新華網記者趕赴太行山,深入李保國幫扶基地,追訪這位“老山人”為山區(qū)開發(fā)嘔心瀝血、為農民脫貧致富忘我奮斗的人生歷程。
-
“杠頭教授”李保國的太行歲月
他是象牙塔里的二級教授、博導。他的微信名字叫“老山人”。老山人,名副其實。30多年奔波于太行山的他,臉色黝黑,笑容憨厚,衣著樸素,走路生風,在老鄉(xiāng)們的眼里,他已是地道的山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