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間實驗室”實踐十號成功歸來 中國將研制新一代返回式衛星
在太空充當了12天臨時實驗室的實踐十號衛星18日下午攜帶小鼠胚胎、蠶、果蠅、線蟲、水稻、擬南芥等“乘客”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著陸區域。
-
回家——實踐十號衛星返回目擊記
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艙靜靜橫臥在草原上,灼燒成黑色的艙體,在陽光的照耀下散射出淡淡的光芒。現場指揮員陳松明介紹說:“回收艙按照預定落地平穩著陸,非常完美?!?/p>
-
-
實踐十號,離生活并不遠
2016-04-11
-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
2016-04-06
-
“實踐者”上天要干哪些“大事”?
2016-04-06
-
新聞鏈接:中國空間科學計劃及其“四先鋒”
2016-04-06
-
-
-
揭秘:“實踐者”回歸地球五大看點
這位科學“實踐者”在太空期間順利開展了預定的空間科學實驗,返回艙在結束12天太空之旅后,率先回歸地球,留軌艙還將繼續在軌工作一段時間。它的回歸有哪些看點?科學家一一介紹。
-
-
揭秘:這個太空中的“超級實驗室”到底有多牛?
我國是繼美國、俄羅斯之外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實踐十號是我國發射的第25顆返回式衛星。實踐十號衛星搭載著19項創新性的科學實驗,相當于把一個綜合性的實驗室搬到了太空。這個實驗室有多牛?科學家們為我們揭秘。
-
-
“實踐十號”未來將進行十九個科學實驗
實踐十號衛星工程項目首席科學家胡文瑞院士表示,宇宙空間是人類最好的實驗室。發射科學實驗衛星,不僅可以在軌開展一系列科學實驗,同時利用空間實驗樣品返回的方式,研究在微重力環境及復雜輻射環境中的物質運動規律、生命活動規律,有助于在重大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
實踐十號衛星 專為科學而設計
國家微重力實驗室主任、實踐十號衛星科學應用系統主任設計師王育人研究員說:“在太空環境下,重力只有地球的10-6。近年來,微重力環境是各國研究的焦點領域。人類要走向太空,就必須研究微重力環境下物質會發生哪些變化。”
-
實踐十號衛星小鼠胚胎實驗取得重要突破
經過數天的太空旅行,實踐十號上傳來好消息:小鼠早期胚胎在太空中順利完成從2細胞到囊胚的全程發育。這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現哺乳動物胚胎在太空發育。
-
實踐十號衛星一飛沖天 去太空“實踐”科學
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實踐十號首席科學家胡文瑞院士的話說,實踐十號是一顆“專為科學而生的”衛星,它為實驗提供了載人空間站都無法達到的更好的微重力環境。
-
我國首顆微重力實驗衛星"實踐十號"將4月發射
2月24日凌晨,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今年4月的發射任務進行最后的備戰。
-
“實踐十號”衛星工程星箭通過出廠審定
根據批準的星箭進場工作安排,“實踐十號”衛星及配套長征二號丁型遙三十六運載火箭將分別于2月下旬和3月上旬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星箭計劃于4月上旬擇機發射。
-
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衛星有效載荷研制完成
記者23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科學衛星系列中第二顆擬發射的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實驗衛星目前已完成有效載荷正樣研制及環境試驗,交付衛星總體,預計將于明年上半年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
“實踐十號”交付衛星總體 未來將進行十九個科學實驗
實踐十號衛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的5顆科學衛星之一。除實踐十號衛星外,將于今明兩年陸續發射的3顆衛星分別是: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和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