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28日電(記者白潔 王慧慧)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7日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強調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70年歷史上中國國家主席首次到訪并發表演講。對此,專家認為,這次訪問及演講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劃時代現實意義,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自己的文明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部主任崔洪建說,作為重要的多邊機構,中國領導人到訪教科文組織,體現中國支持國際組織、支持多邊主義的鮮明態度。同時,教科文組織旨在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促進各國合作,最終目的是推動文明之間相互尊重,促進世界和平。“這一宗旨目標與中國的一貫主張是一致的”。
????習近平主席在演講開篇談及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初衷——堅守和平。他特別提及教科文組織總部大樓前石碑上鐫刻的一句話:“戰爭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務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衛和平之屏障。”
????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也是中國首位當選為該組織最高機構領導的教育部前副部長章新勝說,教科文組織誕生于二戰之后,今年又逢一戰爆發100周年,如何避免戰爭悲劇重演,在人民心中播撒和平的種子,是每個國家都需要認真思考并為之努力的。特別是“9·11”之后,全世界都反對恐怖主義,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不同膚色、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如何保護無辜百姓不受恐怖主義殘害,各文明交流互鑒具有深遠意義。
????對于習主席提出要秉持文明是多彩的、平等的和包容的觀點,專家十分贊同。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國家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可能不同,但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多彩的世界。”章新勝說,“就像習主席所說,全世界如果只有一種生活方式,只有一種語言,只有一種音樂,只有一種服飾,那是不可想象的。”
????談及文明之間平等,章新勝用森林做類比:一片森林要想可持續發展,一定不是單一樹種,不但有喬木,還要有灌木、草地、土壤以及周圍環境等等。世界亦如此。
????“中國古話說‘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沒有哪一種文明是居高臨下、優越無比的,也沒有哪一種文明一無是處。相信習主席此番代表中國發出各種文明相互平等的聲音一定會得到與會各國代表的呼應,這說出了他們的真心話。”章新勝說。
????他同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及如今“各國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階段中國應該在文化文明層面發出更多的聲音。
????“中國貢獻給世界的不應當僅僅是各種商品,而應該更多體現我們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事實上,中國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也使得我們具備這樣的條件。選擇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講話也體現了這樣一種變化。”崔洪建說。在他看來,在作為現代工業文明發源地和各種思潮誕生地的歐洲就文明主題發表演講,“更能打動歐洲人,讓他們從文化思想角度上認識接受中國。”
????崔洪建說,西方的主導思想認為文明是趨同的,最終是單一的,而中國要表達的文明觀符合生物多樣性,自然界是豐富多彩的,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文明也應該豐富多彩。“多樣性是習主席講話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就要承認文明的平等和合理性,然后進一步推動相互包容。這是一個很嚴謹的邏輯鏈條。”他說。
????崔洪建表示,中國的成功意味著文明應該而且可以多樣性,而中國文明觀在政治方面表達的就是發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樣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于1946年,是聯合國在教育、科學和文化領域成員最多的專門機構。該組織旨在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促進各國合作,對世界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其主要機構包括大會、執行局和秘書處。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