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合作未來將呈現出哪些趨勢?
消障礙同發聲投資更廣泛
孟虹認為,未來中歐合作會更加密切,在外交方面會不斷改革,共同發出更強音。中國在國際上的聲音和話語權會不斷加強,在和平安全政策、經濟發展等方面體制的建立會越來越完善,目前在金融方面還有很大空間和需求需要建立一個新全球秩序,這一點中歐可以進行密切合作。
另外,涉及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環保、氣候和能源方面,中歐也會發出最強音。國家與國家以及地區間的經濟互補方面非常需要借鑒歐洲發展模式,歐洲則需要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活力,如果沒有中國強勁的發展動力,歐洲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于被動的發展狀況,可能會受到其他競爭對手的威脅。中國活力和歐洲技術經驗可以互補,歐洲在整個發展過程有很多創新發展理念,這些都和中國現今提出的一些政策是一脈相承的。
陳明明認為,在核心利益上歐洲會支持中國的立場,中歐發展前景非常好。下一步,雙方在雙邊投資應該是更廣泛的,中國在進一步城鎮化、改善環境、節約能源方面,歐洲可以提供技術支持,整個勢頭會越來越好。
隨著雙方領導人會晤多了以后,有助于消除雙方關系發展的障礙,中國公民訪歐會越來越容易,這是明顯能夠感受到的。同時可以減少貿易壁壘,購物越來越方便,借助歐洲技術來解決中國環境問題,這些老百姓都可以直接受益。通過歐洲高科技技術的轉讓,未來將有更多新技術為國人服務。
馮仲平表示,中歐未來要共建四大伙伴關系,即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現在中歐合作其實就是朝著這個目標發展,一方面增加政治互信,一方面加強經濟合作,此外還加強人文交流,秉持著這三大支柱是整個中歐關系的全部內涵。中歐之間干擾因素不多,共同利益很多,因此中歐當前合作節點很好。
京華時報記者 潘珊菊 京華時報制圖 楊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