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促進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與發展,中歐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組織和機構中保持了對話溝通。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重申中歐是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二戰后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建設者,將繼續支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在《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基礎上建立更強、更有效的多邊體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中歐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表達了雙方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應對全球重大挑戰,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人類長遠福祉的立場和主張。中歐在中東、伊核、敘利亞等地區熱點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為促進有關問題的妥善解決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誠然,中歐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階段存在差異。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歐洲一體化建設推進,中歐交流與合作規模擴大、深度加深,雙方發展空間將增大,合作機遇將增多,一些分歧將彌合,同時,一些新舊矛盾和摩擦也會發展或增加。關鍵是,中歐雙方堅持以大局和長遠為重,以開拓思維共謀合作,以求同存異處理分歧。這是中歐關系40年歷程的重要啟示和寶貴經驗,是指引未來中歐合作的最大政治智慧。
展望2016年,在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歐洲一體化建設繼往開來之年,中歐將著眼互利共贏,聚焦發展合作,深化利益融合,排除各種干擾,鞏固和發展中歐關系的良好勢頭,推動中歐務實合作開創新局面,開辟新境界,提升新水平。
(作者楊燕怡 為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楊燕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