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前,庫爾班大叔上北京,得到毛主席的接見;半個多世紀后,庫車刺繡姐妹給習近平總書記送繡匾,得到習總書記的接見。國慶前夕,記者在阿克蘇地區庫車縣采訪時發現,以刺繡合作社為代表的就業創業平臺在當地遍地開花。
“做好婦女工作,就是做好一大家子工作。”庫車縣縣長艾山江·艾合買提說,該縣扶持婦女就業創業,建立縣、鄉、村三級就業創業基地,開展婦女技能培訓。目前,庫車縣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去年人均收入9550元,今年將超過10000元。
刺繡合作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據史載,中國刺繡起源很早,相傳“舜令禹刺五彩繡”,李白也寫過“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的詩句。庫車人將這一古老技藝薪火相傳,并融入現代元素,繡出錦繡生活,繡出中國夢。
“做靚麗女性展大美新疆”“做時代女性創幸福生活建美好新疆”,走進烏尊鎮庫爾卡木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一張張圖文并茂的宣傳畫貼在墻上,嶄新的刺繡機擺在屋子中間,晾衣架上掛滿了各色絲綢,像瀑布一樣飛流直下。
在合作社的大廳里,給習總書記送繡匾的艾尼瓦爾姐妹等人在氈子上席地而坐,繡針彩線,龍游鳳舞,人物花草,無不精妙。“你們以前認識嗎?”記者問。正在繡花的買麗婭·艾買提抬頭回答:“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熟得很。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都很開心。”
記者在營業執照上看到,合作社的出資金額為15萬元。據烏尊鎮鎮長斯迪克·艾力介紹,合作社最低注冊資金有2萬元就夠了,政府很支持創業,采取了許多優惠措施。
“我們鎮建有14家刺繡合作社,帶動就業480人。合作社開在村里,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既照顧到了家庭,又獲得了收入。”烏尊鎮黨委書記何麗萍說,該鎮幾乎家家有人會刺繡,刺繡已經成為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
據介紹,刺繡產品有的掛在家里做擺設,有的當作禮物送人,有的拿到市場上去賣,一個刺繡枕頭能賣近200元,顏色鮮艷、面積大的艾德萊斯刺繡品能賣上萬元。
不獨烏尊鎮,庫車縣其他鄉鎮也開有刺繡合作社。據比西巴格鄉鄉長吐爾洪·庫爾班介紹:“我們鄉有刺繡合作社36家,解決了500多名婦女的就業問題。我們今后打算繼續擴大刺繡合作社,并通過爭取項目資金、貼息貸款,解決婦女就業問題。”
哈尼喀村婦女阿曼古麗·吾甫爾說:“我以前在家里種地,想出去打工,但路程太遠,老公也不同意。聽說村里建了合作社,我就去了。剛開始,不懂技術,工資比較低。學了幾個月后,刺繡技術提高了,我現在的工資有1500元呢!”
據了解,庫車縣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目標要求,建成了刺繡、民族服飾制作、地毯編織、掃帚制作、手工羊毛制毯、民族特色食品加工等11個專業村,建成合作社320家,帶動5000余人就業。
創業一條街:撐起婦女創業夢
長長的街道,縫紉店、美容店、地毯廠、毛衣編織、家庭裝飾品店等裝飾一新,鱗次櫛比,車輛、人員不斷進出。這就是集“創業、就業、培訓”為一體的庫車縣牙哈鎮婦女創業一條街。
走進愛和提亞吉服裝設計縫紉店,艷麗的艾德萊斯裙、多彩的演出服、素雅的學生校服,琳瑯滿目。“如果不是鎮政府為我免費提供店鋪和4萬元就業援助金、縣婦聯給我發放3萬元創業基金,我也不會有現在的成就。”女店主阿瓦罕·斯衣提說。她是牙哈鎮塔罕西一村的婦女,第一個入駐婦女創業一條街。短短三個月,她的店鋪由一間擴大到四間,員工由5人增加到35人,生產的民族服裝月銷量約1000套。她還搞起了互聯網+,開起了淘寶店。
“我以前在家干農活、帶孩子、做家務,收入不太高,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該店員工哈斯亞提·艾則孜告訴記者,“聽說婦女創業一條街有個縫紉店,在那里做工不錯,還可以學技術,我就來了。我跟師傅學了不少東西,每個月可以領到2000元左右,挺不錯的。”
在牙哈鎮,記者還聽到這么一個創業故事:家庭主婦哈娜衣夏木·吾守爾在朋友家看到一個漂亮的枕套愛不釋手。回家后,她想:我可不可以也做這個?老公故意刺激她說:“你能做出來嗎?”哈娜衣夏木很不服氣,花了一天時間,做了兩個枕套,拿給朋友們看,朋友們大加贊賞。
于是,哈娜衣夏木問老公要了2000元錢,去烏魯木齊市買布料。她制作的第一批枕頭很快就銷售一空,獲得創業的第一桶金8000元。牙哈鎮婦女創業一條街開張后,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她招收了15名農村婦女,對她們進行免費培訓,制作枕頭、手提袋、茶杯墊、防燙手套等家庭裝飾品和實用品,遠銷土耳其等國家。“沒想到,我50多歲還圓了創業夢!”她笑得很燦爛。
牙哈鎮副鎮長庫爾班尼莎·艾則孜說:“我們鎮女性比例占一半,受傳統‘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影響,丈夫在外賺錢養家、妻子守家看孩子的現象較為普遍。為了鼓勵、幫助婦女創業,去年我們創建了婦女創業一條街,22間店鋪裝修、水電、暖氣全免費,還拿出10萬元作為創業啟動資金,目前已有150多名婦女在這里就業。”
外出務工:走出祖輩沒有走出的村莊
敲起手鼓,吹起嗩吶,跳起民族舞……今年3月24日,庫車縣2015年首批勞務輸出歡送儀式在烏尊鎮塔格其村舉行,鄉親們熱情地為30名外出務工的姑娘送行。姑娘們穿著鎮政府發放的運動裝,加入到了歡樂舞動的人群中。
“媽媽,我要去當工人了,特別高興。我會好好學習技術,您放心,等我領了工資就回來看您。”18歲的依扎提古麗·托乎提說,本來有點擔心的母親摸著女兒的臉笑了。和依扎提古麗一樣,這些姑娘初中、高中畢業后,經過庫車縣人社局的統一培訓,出發去阿克蘇冠鑫紡織有限公司務工。
庫車縣人社局勞務輸出辦公室負責人阿不都熱合曼·馬木提說:“我們和冠鑫紡織公司簽訂了230人的勞動協議,第一批先去30人,都是自愿報名。鎮政府發給每人價值500元的運動服、行李箱,村委會獎勵每人500元現金。她們正式簽訂勞動合同后,月工資為2000元—3500元,包吃住。”
自治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動住村工作組也在不遺余力地為農村青年外出務工想辦法、做工作。近日,在自治區綜治辦住墩闊坦鎮喀讓古一村工作組的幫助下,該村13名青年前往烏魯木齊阿爾曼集團務工就業。
“雖然舍不得家里人,但能去烏魯木齊上班,我很開心。我會好好工作,發揮自己的能力。”阿迪娜爾·艾克木說,她初中畢業兩年,賦閑在家,看到同齡人有的上了高中,有的外出務工,“心里非常著急”。阿爾曼集團副總經理艾克來木·衣不拉音說:“住村工作組跟我們聯系后,我們在職工滿員的情況下擠出13個職位,幫助孩子們就業,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
密密茫茫的山,遙遙遠遠的路。祖輩們沒有走出去的村莊,現在大家走出去了。“庫車縣還有不少職業介紹所,組織婦女出去打工。同村人一起出去,家里人放心。”何麗萍說,“孩子有人統一帶,沒有后顧之憂。”
“婦女有活干、有錢花、有見識、有大局觀,全家受益,社會受益。”艾山江·艾合買提說,“通過政策扶持、創業指導,庫車縣大眾創業、萬眾就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發展格局。”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單車正流行,國外如何鼓勵綠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學生就業難是缺崗位還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儉節約是美德,“光盤行動”經驗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準扶貧"逼寡婦發生性關系?該徹查
2017-03-23 10:08:58
-
動心了嗎?國家鼓勵事業單位這類人兼職創業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