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5日電? 題:跨上和諧發展黑駿馬——內蒙古輝煌70年系列述評之民生發展篇
新華社記者任會斌、董璐
實現全面進步,共享幸福生活,是內蒙古自治區各族群眾夢寐以求的愿望,自治區成立翻開了草原繁榮發展的新篇章。多年來,內蒙古把改善民生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加民生投入,發展社會事業,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群眾獲得感空前提升,北疆大地一片祥和。
改革發展增進百姓福祉
發展為了民生,抓民生即是抓和諧。憶往昔,內蒙古大地上百姓生活貧苦,草原上疾病流行,民不聊生。如今,區強民豐,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從貧窮走向富庶,從吃不飽到追求吃得好,從居無定所到安居、優居,從盼穿暖到講時尚……去年內蒙古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5元,農牧民純收入達到11609元,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內蒙古堅持富民與強區并重的發展導向,立足打基礎、謀長遠、見實效,增加投入,完善政策,發展醫療、教育、文化、科技等社會事業,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各族群眾。
醫療衛生服務是民族昌盛和群眾生命健康的保障。自治區成立伊始缺醫少藥,傳染病流行,人均壽命不足35歲,人口連年減少,1947年下降到83.2萬人。
如今,全區已經建成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去年人均壽命上升到75.8歲,蒙古族人口增長到458萬人,鄂倫春族等少數民族人口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70年前,內蒙古學校和教師奇缺,9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如今,內蒙古已形成覆蓋城鄉、層次齊全的現代化辦學體系,提前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去年全區高中、高等教育入學率分別達到93%和33%以上,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守護好各族群眾的共有精神家園,要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推動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建設協同進步。
內蒙古創立的面向基層群眾服務的“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界的一面旗幟。截至去年底,全區已建有縣級以上圖書館117個、文化館119個,蘇木鄉鎮和街道文化站1060個,嘎查村文化室10576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滿足了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保障網筑牢社會和諧基礎
各族群眾安居樂業是民族地區社會和諧的前提,增加資金投入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僅“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各級財政就投入民生資金1.18萬億元,是“十一五”的2.6倍。自治區財政資金,越來越多地向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務傾斜,“十二五”以來,每年的民生支出均占全區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以上。
改善民生需要增加投入,更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編織好社會保障安全網,才能筑牢社會和諧基礎。
近些年,內蒙古不斷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搭建各族群眾共享發展紅利的民生機制,努力提升各族群眾的獲得感。
內蒙古在全國率先實施12年義務教育制度,近些年又免除蒙語授課寄宿學生的住宿費,并為家庭困難學生發放補助金。2014年起,內蒙古按每年1萬元的標準,資助低保家庭大學生。去年新設立學前教育資助資金,學生資助體系實現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不讓寒門學子輸在起跑線上。
安居方能樂業,優居增進和諧。內蒙古大規模實施公租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大規模實施各類棚戶區改造、農村牧區危房改造等工程,僅“十二五”以來,就累計惠及全區約1/4的城鎮居民和近300萬農牧民。
每年免費為低收入農牧戶發放1噸過冬煤補貼;全面實施零就業家庭救助政策,確保所有城鎮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城鄉低保、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政策連年擴面提標……黨的十八大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堅守民生底線,努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工作,不讓一個困難群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上掉隊。
貼心服務進城少數民族群眾
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改善民生,城鎮化是重要抓手。70年前,內蒙古的城鎮人口不足70萬人。當時的城鎮規模小,布局混亂,全區只有一座城市有小供水廠,城鎮里的混凝土道路不足6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幾乎是空白。
隨著經濟發展,內蒙古的城鎮建設日新月異,老城舊貌換新顏,新興城鎮大量涌現,宜居水平不斷提高,去年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已達到60.3%。
城鎮化步伐加快,進城少數民族群眾越來越多。讓城市更好地接納少數民族群眾,讓少數民族群眾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必須增強管理服務能力。
內蒙古堅持保障各族群眾的合法權益,堅持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引導進城少數民族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規定,相互尊重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
內蒙古還完善政策措施,努力為進城少數民族群眾有序融入城市提供條件、創造環境。近年來,鄂爾多斯市等盟市依托社區陣地,開展進城少數民族群眾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創業;設立“民族之家”,為少數民族群眾排憂解難,提供法律援助;為進城少數民族群眾子女入學、申辦社保等提供協助;在銀行等網點增加蒙漢等多語種服務。一系列舉措,幫進城少數民族群眾順利開啟新生活。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草原變化翻天覆地。
展望未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將高舉團結進步旗幟,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攜手共圓中國夢。
-
去年內蒙古GDP1.86萬億元
8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在呼和浩特舉行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全面介紹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成就。2017-08-05 10:18:27
-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輝煌
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之際,自治區政府新聞辦4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全面展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文化繁榮、邊疆安寧、生態文明、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亮麗風景。2017-08-04 18:10:58
-
內蒙古:鐵路發展在提速
300年前,內蒙古草原的牧民沿著京羊道進出北京,這條路本是運羊通道,每年夏天成群的羊沿著京羊道走向北京。2017-08-04 16:02:50

-
安倍黨內控制力依舊,但他的危機未遠去
2017-08-05 08:28:14
-
"戰狼"如何走出不同于好萊塢英雄的道路?
2017-08-05 08:28:14
-
《戰狼2》燃爆銀屏,國人紛紛感嘆大國自信
2017-08-04 08:35:17
-
【圖片有獎征集】內蒙古絕美風景你見過多少?
2017-08-02 10:50:08
-
金燦榮預測未來10年的世界大變局:誰最難接受中國崛起?
2017-08-04 08: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