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7月6日電(記者陳弘毅)盛夏時節,不少人冒著酷暑從事室外作業,一旦發生中暑,很多人都覺得是“小事”,降降溫多喝水就好了。然而,日前福州市第一醫院就收治了一位因中暑引發生命危險的患者。
6月25日,患者陳某冒著大太陽在一處鐵路附近清除雜草,下午四點突然昏厥暈倒,渾身發熱,被工友緊急送醫,隨后轉診至福州市第一醫院。
福州市第一醫院主治醫師楊延輝說:“陳某被送到醫院時神志昏迷不清,伴全身發熱,體溫接近40℃。急診醫生緊急做了物理降溫和補液等處理后,轉入重癥醫學科繼續治療。在做了各項檢查后,顯示患者多臟器功能出現異常,心肌功能、肝功能和腎功能都出現了受損的情況,綜合一系列指標和癥狀,醫生診斷陳某患上了‘熱射病’。經過一周的抗感染、護肝、營養心肌、連續血液凈化等多項治療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目前已經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陳某告訴記者,當天天氣非常熱,他想盡早把活做完,從早上開始幾乎沒有休息,干起活來也忘記喝水。到中午時分,已經感覺有些疲乏,頭也有些暈,但是想到再干一陣子就可以提前收工,就繼續強撐著做工,沒想到后來就兩眼發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楊延輝介紹說:“熱射病是一種致命性急癥,以高熱和意識障礙為特征,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人體器官受損衰竭。熱射病的病死率極高。”
據介紹,根據發病時患者所處的狀態和發病機制,臨床上“熱射病”分為兩種類型:勞力性和非勞力性熱射病。勞力性主要是在戶外或高溫環境下內源性產熱過多,戶外工作者、高溫作業者是熱射病的發病重點群體;非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節功能障礙引起散熱減少,例如體質比較差的老人、小孩、產婦等,在通風條件比較差、濕度環境比較大的環境中發病。
楊延輝提醒,如在高溫天氣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癥狀時,要立即采取降溫措施。如出現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用冷水反復擦拭皮膚,進食含鹽飲料以補充水和電解質。隨后要持續監測體溫變化,若高溫持續,應馬上送至醫院治療,千萬不可以為是“普通中暑”而小視,耽誤治療時間。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