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岡山八角樓景區的附近,有個旅游休閑觀光項目,不僅為游客提供一個休閑觀光的好去處,更成為當地農民荷包的“蓄水池”。
7月16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絡主題采訪活動啟動,江西網絡臺記者跟隨采訪團走進井岡山茅坪鄉打造的“山地人家”旅游休閑觀光項目。
一走進“山地人家”,一座座廬陵風格與客家風情相結合的農家樂、民俗小院用紅色調裝扮的紅紅火火。回廊茶亭、魚塘園林相間其中,走在其中宛若世外桃源。
茅坪鄉茅坪村村委會主任謝明泉熱情地向大家介紹,這25棟房子都是經過改造了的,其中有20棟房子一層是餐飲,二層是民宿。
“很多人一個月以前就交了訂金,從5月到現在每天房間都爆滿,福建、湖南、廣東等周邊省份游客來的比較多。”謝明泉這樣介紹“山地人家”的火爆。
紅色象征著井岡山革命印記,也寓意著革命老區的群眾生活越來越紅火。
井岡山市茅坪鄉茅坪村村民劉秀鋒原來只是賣賣豬肉,種點地謀生,是個貧困戶。但在2013年,由政府主導、群眾參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的這25棟廬陵風格與客家風情相結合的農家樂建起來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劉秀鋒走上了脫貧摘帽的道路。
劉秀峰說:“我家的這棟樓有178個平方米,一樓提供餐飲服務,二樓建有5個房間。一個晚上一間是130塊錢。”
回憶起當初,自己住的是土坯房,但為了改善住房條件,劉秀鋒也是努力籌齊30萬的房屋建設款,“2012年政府幫我擔保了5萬塊錢,自己又向親戚朋友借了20多萬,加上自己的一點積蓄,做起了這棟房子。”如今,劉秀峰每年靠經營這個農家樂旅游接待收入可以達到5萬元左右。
“還上貸款根本不是問題。”劉秀鋒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說起來,開心的笑起來。
近些年來,井岡山因地制宜鼓勵發展鄉村旅游,打造了案山、神山、壩上等多個精品鄉村旅游點。僅靠旅游帶動就業4萬余人,戶均增收15000元以上。
2017年2月26日,井岡山在全國實現率先脫貧“摘帽”,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說:“率先脫貧摘帽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讓井岡老區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生活,才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如今,井岡山革命老區人們并未止步,“脫貧不止步,致富奔小康”,正在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爭做示范。(記者 余亦鵬)
-
脫貧攻堅在行動:紅色旅游助力井岡山老區人民致富奔小康
“現在是井岡山旅游的旺季,我這里住宿吃飯幾乎天天爆滿,這些客人都是半個月前預定的,現在根本訂不到房間。茅坪村相關負責人介紹,山地人家現在平均入住率在65%左右,得益于井岡山紅色旅游的火爆,這里的農戶平均每戶可以增收5萬元左右。2018-07-17 15:52:31
-
【脫貧攻堅在行動】脫貧“硬骨頭”怎么啃?聽聽基層干部怎么說
過去五年,全國幾千萬貧困人口拔了“窮根”,但成績的背后,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牙利吉辦事處黨委書記牟忠平說,這里的脫貧扶貧,還得從養殖上下功夫。2018-07-16 20:58:31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