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李軍航用金剛鉆為殘破瓷器打孔。梁子棟攝(新華社發)
在石家莊市橋西區東華街道,李軍航在給孩子們上鋦瓷非遺課。陳其保攝(新華社發)
家住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的鋦瓷技藝非遺傳承人熊昊陽展示破損的瓷器經過修復后重放光彩。時 雨攝(人民視覺)
在遼寧省錦州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鋦瓷傳承人姜波(右一)在為人們表演鋦瓷。李鐵成攝(人民視覺)
李軍航為殘破瓷器嵌入鋦釘。陳其保攝(新華社發)
李軍航展示鋦好的瓷器。陳其保攝(新華社發)
李軍航為殘破瓷器選配鋦釘。 陳其保攝(新華社發)
說起“鋦瓷”,很多人會比較陌生,但中國有句人們常說的俗話:“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边@說的就是鋦瓷。
鋦瓷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手藝,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起來的技術。通過運用殘瓷上的沖線或殘缺,巧妙地將鋦釘嵌入其中,讓破損瓷器恢復使用功能,也提升了瓷器本身的藝術性。在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里,就可以看到街邊“鋦瓷”的場景。
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一原本走街串巷服務于普羅大眾的行當已經十分鮮見,鋦瓷技藝也瀕臨失傳。幸運的是,在中國,還有一批堅守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鋦瓷人,他們用工匠之心,讓一件件殘破的瓷器“破鏡重圓”,同時也使更多的人了解了這項傳統技藝,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國瓷文化。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
他們是奉獻在高原的建筑工匠 九寨溝地震曾一天救助200人
四四川省阿壩州人民政府重點工程——松潘縣牟尼鄉旅游綜合配套設施工程,是中建二局三公司有史以來第一個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項目。2018-08-18 11:32:25
-
一塊最能體現“工匠精神”的“磚”
作為御窯金磚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第六代傳承人,金瑾認為,恢復金磚制作古法工藝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制作金磚的傳統工藝包括29道工序,分為取土、煉泥、制坯晾坯、燒窯窨水四個大的環節,每個環節細分為6-9道工序,采用傳統工藝、手工制作。2018-08-17 09:36:52
-
“大國工匠”李德:自主創新讓環衛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
“9項專利代表著環衛工作中需要攻克的9個難題?!崩畹抡f,作為環衛工人,他要讓這份工作少些味道、多些尊嚴。2018-07-13 20:22:59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