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6日電(記者蔡馨逸)鑼鼓聲中,舞龍、舞獅、大頭娃娃一齊歡騰起來,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雙創家園熱鬧非凡,2019年鄉村春晚拉開序幕。
除夕之夜,一家人吃著年夜飯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不少中國家庭過年的傳統。如今,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地區,村民們不僅看春晚還要演春晚,老百姓自編、自導、自演“村晚”成了農村過年的重頭戲。
今年是臨渭區舉辦“村晚”的第三年。500余場鄉村春晚相繼在全區各鎮、村、社區上演,100萬名群眾在家門口感受到參與春晚的樂趣。
今年70歲的郝云奇舞起龍來依然步步生風,短短兩分鐘的開場表演讓他意猶未盡。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他要帶領著故市鎮甘泉村舞龍隊為多場鄉村春晚助興。
在郝云奇小時候,甘泉村的舞龍隊在渭北平原上遠近聞名。村里像他一般年紀的男人,從小便開始學習舞龍。然而,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村民們忙著奔生計,同時,各種新潮的娛樂方式在農村興起,舞龍逐漸沒落。
前年,瞅準臨渭區組織首屆鄉村春晚的契機,郝云奇自掏腰包購買器材,自己當教練組織排練,把村里的舞龍隊重新張羅起來。
“其實大伙很愿意參與集體活動、上臺展示自己,鄉村春晚提供了這個機會。”郝云奇說,以前缺少文化娛樂活動,村里冷冷清清,過年期間熱鬧的場合主要是酒桌和牌場,而鄉村春晚給人們搭建了展示文藝才能的舞臺,男女老少唱歌跳舞,年味一下子變濃了。
在藺店鎮憑北村村民王新建家里,一家人聚在客廳為家庭春晚排練節目。老父親的秦腔、嫂子的歌曲、侄兒的舞蹈……家人們各展所長,準備了12個節目,誠邀鄰里鄉親來家里共度春節。據藺店鎮文化站站長吝正儒介紹,今年,除了各村的晚會,全鎮有30多個家庭舉辦家庭春晚,春節文藝聯歡活動的參與面更廣了。
“除了豐富春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鄉村春晚還要弘揚正能量,推動鄉風文明。”臨渭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雷曉萍說,表彰“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是鄉村春晚的重要環節,而在家庭春晚中,晚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要講家風故事。
據了解,為了充分展示鄉村春晚成果、打造文化品牌,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臨渭區還將舉辦“盛世中華 歡樂臨渭”鄉村春晚優秀節目擂臺賽,展示春節民俗、精品春晚節目和非遺文化。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