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3月26日電 題:母順康:從營職軍官到“小巷總理”
新華社記者梅世雄
10多年來,他實現了從一名正營職軍官到“小巷總理”的華麗轉身,帶領所在社區先后榮獲“文明社區”“和諧社區”“平安社區”等稱號。
他,就是“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上海路街道南京路社區黨支部書記母順康。
今年52歲的母順康曾是一名軍人。2005年,從軍19載的他自主擇業到遵義市匯川區。
2007年,經區人社局推薦,母順康被選為南京路社區黨支部書記。
“社區雖小,群眾事大。”上任伊始,母順康充分發揮在部隊形成的腳踏實地作風,先行調研、摸清底數、再出招數。他把38個居民小區走了一遍,與48個居民小組組長交流座談,梳理總結了南京路社區的六大特點:轄區大、人口多;位置佳、資源優;不復雜、好管理;社工少、業務疏;制度缺、組織散;社區新、前景好。
隨后,母順康研究確立“團結守紀強班子、建章立制正秩序、綜合治理保穩定、打造特色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在黨支部會議上,他立下軍令狀:一年內社區工作沒有大的改觀就主動辭職!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打造精品文化社區、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助力經濟發展、維護社區穩定、打造社區品牌……母順康結合實際提出并實施了促進社區建設發展的六個抓手。
“社區要發展,經濟必須搞上去。”2008年3月,母順康輾轉找到社區內的一個小區開發商,協調由社工清理樓房拆遷余下的鋼筋和磚頭,賣鋼筋所得3700多元;發動社工每人出資200元,利用社區樓梯巷道開辦送桶裝水便民服務點,一年收益16000多元;2011年5月,辦起“放心糧油店”;2013年建起了社區停車場……
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母順康幫助困難黨員唐仁兵開了家具店,幫助下崗職工王國平辦起了“平價超市”,協助李超兄弟成立“五洲裝飾公司”,幫助退役軍人李毅開起了網店……
母順康說,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就是要維護一區一家的未來。
2009年春節前,陳某榮、陳某兄妹倆拿著勞教解除證明到社區辦理社區矯正證明書,但辦完后仍不離去。
原來,兄妹倆因吸毒被勞教,家產耗光了。此時,他們已無家可歸。
了解情況后,母順康自掏腰包給兄妹倆解決當天吃住問題,又研究從社區特需費中拿出1000元,幫助他們解決春節期間基本生活保障問題。春節后,母順康又把兄妹倆的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爭取到1000元幫扶經費以及每月200元的生活補助。
如今,兄妹倆早已戒了毒,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2018年6月,母順康偶然了解到,退役軍人蔣軍林因冠心病住院花了3萬余元,并且沒有固定工作和房子,生活非常困難。他隨即與社區民政專干一起入戶調查,收集住院相關票據,及時為蔣軍林辦理了大病醫療救助的申請。
10多年來,在母順康的關心幫助下,南京路社區為27戶困難家庭辦理了低保,為9名困難群眾申請醫療救助,看望慰問貧困黨員、職工和群眾130余人次,為群眾辦實事200多件,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交口稱贊。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