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倪元錦)北京市生態環境局9日發布《2018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涵蓋大氣、水、土壤、聲、輻射、自然生態等基本情況,并通報了污染防治攻堅、環境管理、環境執法、環保督察、共同防治等工作進展。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劉煒介紹,2018年,北京市PM2.5年平均濃度值為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年平均濃度值分別為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78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25.0%、8.7%、7.1%。
2018年,空氣質量達標天數227天,達標天數占比62.2%,比上年增加1天,比2013年增加51天;空氣重污染天數為15天,比上年減少9天,比2013年減少43天。
公報稱,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約占2/3,區域傳輸約占1/3,且隨著空氣污染級別增大,區域傳輸貢獻呈現上升趨勢,重污染日區域傳輸占55%至75%。
公報稱,2018年,北京市地表水的水質持續改善。河流劣五類水質河長比上年減少13.7個百分點,湖泊劣五類水質面積比上年減少10.7個百分點。密云水庫和懷柔水庫符合飲用水源水質標準。
公報顯示,北京土壤環境質量良好。聲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輻射環境質量保持正常。2018年,生態環境狀況級別為“良”,生態環境狀況指數(EI)為68.4,比上年提高0.9%。
公報稱,2018年發布實施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秋冬季攻堅方案,以PM2.5治理為重點,聚焦柴油貨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防治領域,工程減排、管理減排并重,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加強精細化管理。
劉煒介紹,北京市2018年完善柴油貨車監管閉環管理機制,報廢、轉出國三標準柴油貨車4.7萬輛,完成320座汽油年銷量2000噸至5000噸的加油站油氣回收在線監控改造。平原區基本實現“無煤化”。淘汰退出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656家,石化等重點行業實施深度治理,減排2100噸揮發性有機物。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非建成區84條段黑臭水體治理。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