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5月25日電 題:世界屋脊上的生命禮贊——記西藏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次仁巴珍
新華社記者李鍵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地區,寒冷干燥,含氧量還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這里的每一次新生命的降臨,都是一曲生命贊歌。在這片土地上,次仁巴珍先后實施剖宮產手術4000余例,接生新生兒近8000名,搶救危重患者300多例,用雙手為孕產婦和嬰幼兒撐起一片健康的天空。
今年48歲的次仁巴珍已在阿里地區工作20余年,現在是地區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忙碌的時候每月要上20多次手術臺。對次仁巴珍來說,每一次手術都是和時間在賽跑,都是和死神進行較量。
“醫院婦產科醫生少,患者又多,醫院血站未建成前,產后大出血病人很容易失去搶救治療的機會,這就要求我們時刻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婦產科醫生手中攥著兩條生命,絕不能有絲毫懈怠。”次仁巴珍說。
2013年,日土縣32歲的強巴因足月妊娠子宮破裂,導致腹腔大量積血,血紅素在短時間內驟降,生命垂危,必須馬上手術!但在當時相對簡陋的醫療設施下,患者也有很大概率死在手術臺上。兩難之間,次仁巴珍毅然選擇搶救生命,沒有血源,她就一邊手術一邊讓醫院聯系組織獻血。手術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也讓全程緊張的次仁巴珍癱坐在地,汗水浸透的衣服在地板上印出了痕跡。
阿里地廣人稀,不少患者住所距離醫院有數百公里,來到醫院已是半夜。次仁巴珍常常會碰到這種情況,自己剛剛躺下就接到急診電話,有時候,她還要坐救護車到鄉村里會診。2012年的一個晚上,一位群眾跑來醫院求救,說遠在革吉縣亞熱鄉的親戚東嘎出現了妊娠高血壓昏迷,情況危急。聽聞消息后,次仁巴珍扔下手中的饅頭,收拾好醫療器械,連夜趕往目的地,對患者做了常規檢查并進行安全處理。
“亞熱鄉距離我們醫院有好幾百公里,道路崎嶇不平,患者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如果長途跋涉很容易引起大出血。”她說,這種情況醫生只能先去病人家里進行簡單處理,等到身體恢復兩三天再來醫院治療。
參加工作以來,次仁巴珍的足跡踏遍了阿里地區7個縣,行程上萬公里。對于困難家庭,她只象征性地收取一點藥費,從來不收出診費、人工費,有時還要“倒貼”一部分。
雖然有著豐富的經驗,次仁巴珍仍是不斷堅持學習進步,讓更多人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只有中專學歷的她,1993年從山東衛校畢業后,堅持從專業書本上學習,向援藏醫生請教。1997年和2003年,她還到上海、陜西的醫院學習進修。
常年的高寒環境,作為阿里本地人的次仁巴珍也患上了骨質增生、關節炎等疾病。看著身邊的同事換了一批又一批,現在可以辦理病退的她卻依然堅守在一線,她說自己還有未完成的使命。
“我是一名黨員,而且是黨的十九大代表,要以身作則,多用幾年時間到下面開展義診,送些藥品到偏遠鄉村。”次仁巴珍說,她見證了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平房醫院到現在的三乙醫院,2020年還要創建三甲醫院,她期待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