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9日電(王亮) 國資國企的改革關乎著山西經濟轉型以及未來發展。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俊飚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繼續在國資國企改革征途上努力奔跑,打好山西國資國企改革“主動仗”,探索走出一條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機制更活、實力更強、效益更好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新路。
新華網:從“一煤獨大”到多項目“騰籠換鳥”,山西國資國企改革不斷提速。作為來自改革一線的工作者,改革帶來的哪些變化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俊飚:近年來,在山西省委、省政府及省國資委的領導下,山西省屬國企的重點難點問題,呈現出逐步化解、穩中向好的態勢,突出解決實際問題成為破冰開篇、趕超奔跑的強大武器。
“三供一業”100%分離移交、資產負債率連續20個月持續下降、2600億元政府高速公路債務順利平移……化解債務風險的“山西方案”使山西成為國企債券融資信用度較好的省份。
與此同時,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山西省屬國企集團層面破冰、山西省屬國企產業結構加快反轉的態勢也正在形成。
赴粵港澳考察時,山西省屬國企與深圳國企在眾多領域達成了股權合作意向;煤炭產業營業收入占比一年內下降5個百分點;一批對轉型發展具有戰略性、牽引性的重大項目在山西落地建設。
2018年,山西省屬國企資產總額2.92萬億元,凈資產7345.7億元,完成增加值2580.4億元;實現利潤300.9億元,上交稅費849.3億元,為財政增收、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新華網: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在探索國有資本高質量發展方面,你們做了哪些嘗試?
王俊飚:改革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我們必須要探索走出一條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機制更活、實力更強、效益更好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新路。
為此,我們嘗試了3個“創新”。
一是以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為目標,深入探索管理體制創新。
山西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成立一年多來,根據授權,市場化、專業化履行股東職責288項、涉及額度4000億元。2018年11月,公司作為全國122家地方試點企業中選出的5家單位之一,在全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座談會上交流發言。
二是以激發企業活力為目標,深入探索治理機制創新。
這方面的創新,既要持續深化市場化機制改革,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充分發揮專業人才優勢,又要強化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努力實現市場化機制與國資監管體制有機統一。
三是以防控風險為目標,深入探索服務管控模式創新。
截至目前,公司累計及正在為省屬企業提供增信、資產管理、流動性支持等相關服務超過了1300億元。
新華網: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是山西的三大發展目標。作為山西唯一集多領域于一體的省屬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山西國投如何助力“三大目標”的實現?
王俊飚:山西國企面臨著兩大痛點——資本短缺、資源閑散。助力“三大目標”,必須從這兩大痛點入手發揮職能作用,實現山西國企轉型提質。
解資本短缺之痛,就要抓資本運作主平臺與基金設立。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我們借助山西黨政代表團赴廣東考察的契機,與深投控簽署200億元山西科技產業園合作協議,隨后又與依文集團達成100億元集合智造產業園合作意向。同年,我們還設立了230億元國企改革系列基金。
2019年,我們的工作重點就是發展壯大已有基金規模,推動兩大園區奠基建設、開園納企等階段性目標實現。
解決資源閑散之痛,則需要以大型企業集團為龍頭,對同質化和關聯性強的產業、資源及資產進行合理適度重組。
2018年,我們市場化收購了汾酒籃球俱樂部,聯手央企組建了體育集團。今年,我們將瞄準體育場館建設、體育綜合體建設、新體育產業鏈建設,打造百億級的山西體育新名片。
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加快與華潤集團、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專業機構的合作,大力推動山西新型醫養健康產業邁出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