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馬忠明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近些年您一直在關注甘肅民勤的沙化治理問題。您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民勤的地理位置,以及民勤綠洲在國家生態屏障建設中的重要性嗎?
馬忠明:民勤位于甘肅河西走廊東北部,也是甘肅河西走廊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民勤所處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里沙漠中間包圍的一塊綠洲。如果民勤這片區域治理得好,將為國家生態安全屏障體系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馬忠明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華網 李相博 攝
主持人:國家于2007年實施了《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規劃實施到現在,您認為規劃實施效果如何?對于民勤的綠洲建設又有什么推動和支撐作用?
馬忠明:《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主要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果,對推進民勤綠洲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一,在防沙治沙、恢復植被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通過人工防沙、植樹造林、豐育自然植被自然草原等措施,生態惡化狀況得到初步控制,生態恢復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二,上游給下游的排水量增加。比如,民勤青土湖出現了2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荒漠化程度得到了控制,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
第三,地下水開采得到了控制,部分地區的地下水位在回升。這可以保證生態發展需要的水量,保證生態的恢復。
第四,建立了一套農業節水種植制度。比如,通過農村節水高效工程的建設,節水高效技術的推廣,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等,建立了與水資源相匹配的種植制度,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3月12日,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馬忠明做客新華網2019全國兩會特別報道。新華網 李相博 攝
主持人:民勤綠洲的生態恢復與治理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要生態長期穩定和持續高效,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馬忠明:民勤綠洲的生態恢復雖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民勤綠洲要可持續發展,保持持續穩定,我們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第一,要把保證生態恢復、生態穩定的工作做好。在控制生態惡化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措施,保證生態持續穩定。
第二,進一步恢復地下水位,解決地下水位與植被生長所需要的平衡關系,使植被恢復有充分的地下水位保障。
第三,找到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的路徑。在進一步推進生態保護的基礎上,還要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生產生活的發展水平。同時,要從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采取更長遠的措施來頂層設計民勤綠洲的生態保護問題,推動全流域的生態恢復建設。
第四,找到長效的體制機制。在水權改革、全流域水資源綜合配置方面找到長效的、完善的體制機制。這樣不僅能保證生態,也能推進生態高質量發展,確保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主持人:關于甘肅民勤的生態治理您有哪些具體建議?
馬忠明:面對民勤生態的特殊問題,也是針對民勤綠洲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建議采取經濟特區的成熟經驗和模式,在生態區域建立生態特區,用一些特殊的政策,解決一些特殊區域的特殊的問題。
第一是建議在民勤建立國家生態特區。從政策、人才等方面給予一些傾斜,將來在資本運作、土地流轉政策等方面給予一些特殊傾斜。
第二是希望《民勤生態特區建設規劃》可以納入國家相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劃中去,并關注和支持這項工作。
第三是建議在民勤建立國家級生態農業綜合試驗站。這樣我們就可以集合力量來打造一個生態農業綜合試驗站,從而解決生態特區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支撐生態特區的發展。(文字:李萌 剪輯:王生元 攝影:李相博 攝像:許亞軒 黃璐璐 導播:王安 主持:劉燕 速記:曹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