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寧波11月14日電 題:浙江象山“村民說事”十年打造鄉村治理新范本
新華社記者顧小立、張璇
在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村民說事”正式推廣已走過了十個年頭。當地基層干部群眾反映,該制度把協商于民、協商為民落到實處,不斷提高村級治理能力和水平,是一個“管用”的好制度。
“村民說事”究竟說什么,如何說?如何“管用”,有多“管用”?從全國鄉村治理實踐來看,又能提供哪些啟示?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采訪。
象山縣墻頭鎮方家岙村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旅游之村”,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來觀光。村民歐巧紅在村里經營著一家名叫“平秀房”的農家樂。隨著村里的民宿產業日漸興旺,她發現了一個“小問題”:之前大家民宿的廣告牌都是自行安裝,不協調,更影響村莊用電安全。于是她向村里的“村民說事”工作小組反映。很快,村里多方籌措資金,請來專業公司為各家免費重新設計了“招牌”。
方家岙村黨支部書記歐昌伍說,2010年方家岙村“村民說事亭”建了起來,從2012年開始,“村民說事”的流程體系也開始建立,村班子每天晚上6點半準時開碰頭會,村民的“煩心事”都擺進了村里的“村民說事”會,群策群力商議解決。
記者發現,歐昌伍的記事本里寫著今年村里要做好的幾件大事:開展森林撫育工作、開展古道修理項目、建設七彩滑道項目、做好第三次自來水改造工程……歐昌伍說:“這些事我也常常拿到‘村民說事’會上來交流,為的就是讓村民更多地參與村里的建設項目和民生項目。”
“村民說事”,“說”是基礎。在象山,基層干部間有一個普遍共識:說事不僅意味著固定日子坐下來“集中說”,還要主動傾聽“上門說”,更要創新方式“靈活說”,線上線下結合,充分調動村民參與說事的積極性。
“說”好是為了做實。在打通民意收集渠道后,還必須有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相關訴求得到及時反饋和解決。為此,象山縣各鄉鎮初步建立了“說議辦評”相結合的閉環說事體系。
——在“議”事方面,常事急事由村黨支部書記主持召開村務會議商議,大事要事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商議。縣鄉兩級建立社會治理綜合智慧中心和綜合指揮室,統一受理流轉交辦網格和各渠道上報的各類事件。部分鄉鎮還成立了鄉賢顧問團等組織,邀請各行業人才參與村莊發展重大事項。
——在“辦”事方面,象山將“放管服”改革向農村延伸,加快基層便民服務點建設,村級事務管理多員合一、專職代辦,實現常用事項和民生事項在縣域通辦。
——在“評”事方面,每件“村民說事”事項辦結后,一要對村民進行滿意度測評,二要把“村民說事”與集體經濟、村莊環境、社會穩定、干部廉潔“四張報表”考評相結合,比學趕超,爭先創優,通過測評和考評倒逼“說議辦”環節真正取得成效。
象山縣司法局局長李文宏介紹,“村民說事”制度作為協商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創建了基層民主管理新方式,正確引導“自治”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轉。堅持依法依理說事,推出法律服務說事,創建“律師e說事”,推行“警民說事”“法官說法”“檢察官說案”,發揮法律專業力量化解村級矛盾;加強“村民說事”與人民調解互聯互動,全力打造法治引領、德治相輔、自治實踐的鄉村善治象山樣板。
“‘村民說事’說的是村民的心里話,解的是村民的煩心事,推動的也是村民的自我認同和鄉村的價值重建。”象山縣委政法委書記李曉東說,“村民說事”增強了縣鄉農村工作體制的回應性和效能,推動了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實現。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