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同輝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田野上天地廣闊,“農”字里大有作為。我國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廣大科技特派員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技術長在泥土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20年來,廣大科技特派員始終秉持初衷,扎根基層,為農民提供最急需的科技服務,讓“創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隊伍逐漸壯大,影響力不斷提高。
科技特派員制度為科技興農富農作出了突出貢獻,展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早在20年前從福建南平起步之時,科技特派員制度針對的就是基層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務缺位這一農民反映突出的問題。20年來,從福建南平的“星星之火”到全國推廣的“創新之花”,科技特派員制度成果豐碩,目前已領辦創辦1.15萬家企業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轉化示范2.62萬項先進適用技術,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豐碩成果離不開廣大科技特派員的無私奉獻。開創山區扶貧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國,扎根老區帶領群眾發展草莓和無花果產業脫貧致富的趙亞夫,發明并拓展菌草技術建立起一個新興產業體系的林占熺……20年來,正是以他們為杰出代表的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奮戰在農業農村一線,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矢志不渝地踐行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莊重誓言,讓科技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科技特派員制度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繼續秉持初心,扎根鄉村大地,以農民期盼的技術作為科研方向,讓晦澀難懂的科技術語“聽得懂、傳得開、立得住”,就一定能幫助群眾打開脫貧致富之門,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延伸閱讀:
習近平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 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